3、潮濕的環境
腳掌是個多汗的環境。腳掌每平方厘米有600多個汗腺,比身體其他部位多出2~4倍。總共約有25萬多個汗腺一天可以分泌將近500毫升的汗水。汗液里除含水分、鹽分外,還含有乳酸及尿素。當水分含量高的時候非常有利於細菌及霉菌的大量滋生繁殖。
4、霉菌的繁殖
悶熱潮濕的環境會使霉菌生長,形成腳臭,俗稱香港腳。香港腳的癥狀非常多樣化,并非所有的香港腳都有臭味,容易產生腳臭的香港腳型式,就是在趾腱間,產生皮膚濕濕爛爛型的香港腳,腳臭為嚴重。
5、白癬菌的真菌
引起腳臭的罪魁禍首是一種叫白癬菌的真菌,也就是通常說的香港腳菌,它分解皮膚代謝物后產生難聞的惡臭。
6、細菌的繁殖
因為上面兩項因素的加成作用,造成足部皮膚細菌的成長,這些細菌可以分解皮膚的角質蛋白,及腳汗中的尿素、乳酸成分,形成含有臭味的各種代謝物,幾種味道混在一起,并緊緊的悶在不透氣的襪子中,就會形成難聞的腳臭。
1、水皰型腳氣的癥狀
好發于足緣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皰,有的可融合成大皰,皰液透明,周圍無紅暈。自覺奇癢,搔抓后常因繼發感染而引起腳癬、丹毒、淋巴管炎等。
2、角化型腳氣的癥狀
好發于足跟。由于真菌型腳氣沒治好,多種病菌復合感染成腳癬造成皮膚粗厚而干燥,角化脫屑、瘙癢,易發生皸裂。本型無水皰及化膿,病程緩慢,多年不愈。
3、真菌型腳氣的癥狀
好發于第三與第四,第四與第五趾間。初起趾間潮濕,浸漬發白,干涸脫屑后,剝去皮屑為濕潤、潮紅的糜爛面,有奇癢,易繼發感染。
4、糜爛型腳氣的癥狀
表現為局部表皮角質層浸軟發白。由于走動時不斷摩擦表皮脫落,露出鮮紅色糜爛面;嚴重者趾縫間、趾腹與足底交界處皮膚均可累及,瘙癢劇烈,多發于3、4、5趾縫間。常見于多汗者。
結語:上文已經為大家介紹了腳氣怎么辦,我們現在應該知道怎么做能夠改善腳氣的癥狀。有腳氣的人在平時應該要注意自己的鞋子和襪子的清潔,還有要做好腳部的清理,這樣能夠很好的預防或是改善腳氣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