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慢性勞損
所謂慢性勞損是指超過正常生理活動范圍大限度或局部所能耐受時值的各種超限活動。因其有別于明顯的外傷或生活、工作中的意外,因此易被忽視,但其對頸椎病的發生、發展、治療及預后等都有著直接關系。此種勞損的產生與起因主要來自以下三種情況:1.不良的睡眠體位;2.不當的工作姿勢 ;3.不適當的體育鍛煉。
4、頸椎的先天性畸形
在對正常人頸椎進行健康檢查或作對比研究性攝片時,常發現頸椎段可有各種異常所見,其中骨骼明顯畸形約占5%。但與頸椎病患者對比,后者頸椎的畸形數約為正常人的一倍以上。此說明骨骼的變異與頸椎病的發生有著一定關系。在臨床上較為多見、且與頸椎病發病相關性較大的畸形主要有以下五種。以頸2~3和頸3~4為多見,其次為頸4~5,多為雙節融為一體,三節融合者罕見,間隔一節或二節形成雙節雙融合者亦少見。
1、高血壓:頸椎病可引起血壓升高或降低,但以前者多見,稱頸性高血壓。這與骨質刺激交感神經有關。病人常伴有頸部疼痛、發緊、上肢麻木等典型表現。
2、視力障礙:頸椎病還可表現為視力下降、間歇性視力模糊、一眼或雙眼脹痛、怕光、流淚、視野縮小,嚴重者可失明。這種視力障礙與頸椎病造成的植物神經功能障礙或大腦視覺中樞缺血有關。據統計,頸椎病人中0.67%有眼部表現,但多數伴有頸椎病的其它癥狀。
3、下肢癱瘓或排便障礙:系脊髓的椎體側束受刺激所致?;颊呱现槟?、疼痛無力、跛行,頸部癥狀多數輕微易被掩蓋。有的伴有尿頻、尿急、排尿不凈或大小便失禁。
4、吞咽困難:據國外一家醫學雜志報道,一名65歲的老人開始感覺咽部發癢,有異物感,后又覺吞咽困難,間斷發作,時輕時重,向左側轉頭時為明顯,并伴有惡心、嘔吐?;颊咴驮\于消化內科,被懷疑為食道癌,但胃鏡檢查正常。后經CT斷層掃描顯示為頸椎前緣骨質增生壓迫食管。據近年的臨床統計,約有1.6%的頸椎病患者有此表現。
5、突然摔倒:系增生的骨質壓迫椎動脈引起,易被誤診為腦動脈硬化或小腦疾患。常在行走中突然扭頭時身體失去支持而猝倒,倒后因頸部位置改變而清醒并站起,不伴昏迷,但多伴有劇烈眩暈或頭痛、惡心、嘔吐、出汗等癥狀。
結語:上文已經為大家介紹了頸椎病怎么辦,頸椎病是一種對人體影響比較大的疾病,患者一定不能輕視頸椎病,患者在空閑的時候應該要經常鍛煉自己的頸部,也不能一直保持一個姿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