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失常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種,患了心率失常之后心血管的健康有一定的影響。那么心率失常怎么治療?很多人患了心率失常之后并沒有重視,心率失常的危害有哪些呢?一些人分不清心率失常和心率不齊這兩種癥狀,心率失常和心率不齊的區別有哪些呢?
心率失常怎么治療
1、電擊
心律不齊發生時,若引起心輸血量減少,造成休克或準休克狀況,醫生就會使用去顫器(—種醫學電擊儀器),在病人胸部電擊,使心臟回復正常心跳。
2、心律調節器
它的做法是將—根電極線置于在心臟的表面或右心室內,另外—端接上—個電池(含感應器),當心跳慢到—定程度或停止時,感應器便可發出電波,刺激心臟產生跳動,這是專門用來治療心臟傳導阻滯的。
還有一種調節器是針對心跳過速使用的。這種調節器就像是體外點擊。心率整調節器的電池通常會放在胸部鎖骨下方的皮下組織。電池的壽命在10年左右。如果電池用完了,那么就需要通過手術來更換。
裝置心律調節器的病人需避免與高壓電。電磁波接近,使用手提電話時,避免將手機靠近電池的位置,以免影響心律調節器的功能。
3、藥物治療
藥物可使心跳回復正常,或減少心跳不規則的頻率,但通常只能控制,不—定能根治。
4、手術
經電氣生理學檢查后,有些心律不齊可經由心導管行電燒手術,將心律不齊的源頭或天生的異常神經燒掉,以達到根治的目的。WPW癥候群及陣發性及心室上心跳過速,常常可使用這種方法來治療,成功率可達95%,失敗的原因,通常是沒完全將異常神經組織燒掉,或別處還有異常,但檢查時沒有察覺。
危害之一:心力衰竭
一般情況下,心臟會向輸血,但是出現了心率失常的情況后,就會影響這種正常的運作,也會增加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幾率。所以除了腦供血不足外,還有可能導致心臟供血不足。如果心率失常發作的次數比較頻繁,還會增加心臟的負擔,出現心臟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