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得了膽囊炎,就是飲食不當所致。
研究表明,經常不吃早飯,暴飲暴食,偏愛高脂肪、高膽固醇(如肥肉、油炸食品、奶油、動物內臟、蟹黃、蛋黃)等食物,很少吃水果蔬菜,經常大量飲酒。
這些不良的飲食行為,容易使膽囊內膽汁的膽固醇濃度上升,以及影響膽汁的收縮,從而誘發膽囊炎。
2、膽結石
臨床上,膽結石是導致膽囊炎的一個常見原因。我們所說的膽結石就是長在膽囊或者是膽管內的結石。很多膽囊結石是靜止性結石,一般是沒有癥狀的,所以很多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有膽囊結石。研究表示,大部分的膽囊結石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膽囊炎。
當膽結石移動到膽囊頸部或膽管內而嵌頓其中,引起梗阻,導致膽汁排泄受阻,使膽汁高度濃縮,刺激膽囊壁,造成膽囊黏膜損傷,就容易導致膽囊炎。
3、細菌感染
急性非結石膽囊炎的主要發病原因就是細菌感染,常見的致病細菌有金色葡萄球菌、幽門螺旋桿菌、肺炎鏈球菌、大腸埃希桿菌等。
通常情況下,膽汁內沒有細菌生長,但是當細菌由腸道從膽道逆行到膽囊時,一旦出現膽汁潴留,就容易引起感染,從而誘發細菌感染性膽囊炎。
4、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又稱為“膽囊息肉樣病變”,是膽囊腔內的小肉贅。
膽囊息肉也是導致膽囊炎的一個常見因素,但通常會引起慢性膽囊炎,而不是急性炎癥。
5、慢性肝病
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肝膽相照”這個詞語,由此可見肝臟和膽囊的關系有多密切了。
研究發現,一些慢性肝臟如果長期得不到有效干預,導致肝功能異常,進而影響膽汁的正常代謝,就可能會誘發膽囊炎。
1、一般治療。臥床休息,給易消化的流質飲食,忌油膩食物,嚴重者禁食、胃腸減壓,靜脈補充營養、水及電解質。
2、解痙、鎮痛藥物治。阿托品0.5mg或654-25mg肌注;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化;維生素K38-16mg,肌注;冷丁或等美散痛等鎮痛,不宜用嗎啡。
3、抗菌治療。氨芐青霉素、環丙沙星、甲硝唑;還可選用氨基糖甙類或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好根據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結果選擇抗生素。特別要提醒孕媽們,抗生素一定要在醫生的醫囑下適當的服用才會有治療效果。
4、利膽。舒膽通、消炎利膽片或清肝利膽口服液口服,發作緩解后方可應用。
5、外科治療。發生壞死、化膿、穿孔、嵌頓結石者,應及時外科手術治療,行保膽手術或膽囊切除。
結語:膽囊炎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主要是因為飲食不當,或者是膽囊結石導致的。出現了膽囊炎之后,要少吃油膩性的食物、酸性食物、過冷過熱的食物。這些食物食用之后,都會導致病情的發作,引起膽囊區疼痛的出現,所以平時的飲食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