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抑制炎癥反應治療的同時,預防并發癥的第一步是復查各項指標,如血鉀、血磷、血壓、尿酸、血肌酐等,如果穩定就繼續維持治療,如果出現異常,第二步就是針對性治療。對于血液內物質紊亂的情況,以“調”為主。直接調理是用藥,加速鉀、磷、尿酸等物質的代謝,飲食管理為主,以減少含鉀、磷、高嘌呤等食物的攝入,來長期維持體內各種元素的平衡,延緩腎臟的代謝壓力。
第三種:促進毒素代謝
腎臟雖然有200萬個腎單位,但一般發展到腎功能不全后也僅剩下一半,代謝過濾功能自然不能同日而語,毒素不能及時排出就只能滯留在腎臟內,悄悄的損害腎功能。因此在抑制炎癥、預防并發癥對腎臟發出的一輪輪“攻勢”的同時,也必須加速毒素的代謝,為腎功能爭取更多痊愈的機會。
一般發展到腎衰竭終末期,腎小球濾過率僅有不到14ml/min,如果腎友又出現嚴重并發癥如高鉀血癥、心血管疾病等,則會選擇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療,以及時置換出體內的毒素。
那對于腎功能尚未完全衰竭的患者,不能透析,又該如何促進毒素代謝?
可以選擇中醫的一些療法,目前對于腎病治療大多數都知道西醫抑制炎癥,但忽略了中醫可以起到刺激血液循環的作用,比如艾灸、藥浴都能有效刺激蓄積毒素在血液的流通,從而緩和腎臟代謝不足的壓力,對修復部分受損較輕的腎細胞也有一定的益處。
1、細菌感染。泌尿系統的感染是導致腎炎頻繁的一個重要誘因,所以我們在平時一定要做好對生殖系統的保潔工作,這樣才能盡量防止因感染誘發腎炎。
2、藥物毒害。人體服用的所有藥物都會經腎臟進行代謝,所以過度的藥物服用會導致腎炎的發病,所以在平時生活中一定要盡量少服藥。
3、基礎疾病誘發。很多基礎疾病都會導致腎臟負擔過重,在一定程度危害腎臟健康,從而導致腎炎疾病的發生。
4、身體負擔過大。現在生活和工作壓力非常大,常常處于一種吃不好睡不好的亞健康狀態,這種生活狀態會使人體產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而腎臟長期處于這種“加班加點”的工作狀態就會出現虧損,而這種虧損往往會導致腎炎的發病。
結語:上文已經為大家介紹了腎炎的癥狀,對于不確定自己是否患有腎炎的朋友,可以對照上面說的癥狀來看一下,如果依舊不能確定,那么需要到醫院進行針對性的檢查。生活中大家需要預防腎炎出現,要護理好自己的腎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