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是對肝臟功能影響比較大的一種疾病,人們在患有肝炎之后身體會有一些表現癥狀,嚴重的患者可能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想改善或是治療肝炎,患者需要知道引起自己肝炎的原因。肝炎的患者生活中要注意飲食習慣,患者的飲食禁忌是什么呢?
1.“假”胃病
很多的肝炎患者在剛開始的時候,只會感覺到自己的胃口不是很好,并且吃了一點東西之后就會腹脹,所以患者也一直感到腹脹,一度還以為是胃出現問題,多數的人都是到了醫院檢查之后,才發現經常胃口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得了肝炎。
人體肝臟的主要作用就是分泌膽汁,膽汁的作用就是負責脂肪的消化,所以人體的肝臟一點出現了問題的話,非常有可能會影響到膽汁的分泌,從而影響對脂肪的消化,這樣患者就非常容易出現胃口不好、厭油膩的問題,大家要特別的注意。
2.突然變成“黃臉婆”
眼白和皮膚變黃可以說是肝炎當中比較明顯的一種癥狀了,如果在平時大家發現自己突然皮膚不正常的發黃,這個時還可以到醫院化驗血和尿中的膽紅素含量。人體中的膽紅素含量偏高,就說明肝臟受損,使得膽紅素不能正常的排出,就會導致皮膚發黃。
3.乏力
各種無精打采乏力是肝炎病人早期的表現之一,不同的病人表現特征也不盡相同,有些甚至會出現臥病不起的狀況。這主要是因為病人食欲不振而影響了能量的攝入,導致身體素質變差。同時,肝細胞被病毒感染破壞,導致肝臟制造和儲存的糖原減少。
4.發燒
黃疸型肝炎患者經常會有發燒的現象出現,基本不會出現高熱,在37.5~38.5攝氏度之間持續3-5天。
有時候還會有類似感冒的癥狀,全身酸軟乏力,很容易被診斷為感冒。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也是因為肝臟功能受損,解毒排泄功能弱化,身體出現的一系列不適反應。
5.肝區疼痛
肝區位于右下腹,當肝臟出現異常時,會感覺到針刺般或者沉甸甸的疼痛,但是也能夠忍受,一般在生氣發火的時候,感覺更強烈。
肝炎的原因
(1)病毒感染:由多種肝炎病毒引起。具有傳染性強,傳染途徑復雜,流行面廣泛,發病率高等特點。目前病毒性肝炎主要分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五種,近年又發現有已型肝炎和庚型肝炎。其中甲型和戊型肝炎具有自限性,一般不會轉為慢性,少數可發展為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與原發性肝細胞癌的發生有密切關系。
(2)藥物或化學毒物:許多藥物和化學毒物都可引起肝臟損傷,發生藥物性肝炎或中毒性肝炎。如雙醋酚汀、甲基多巴、四環素以及砷汞、四氯化碳等。對肝臟的損害程度取決于藥物或化學毒物的服用或接觸劑量的時間,以及個體素質差異。長期服用或反復接觸藥物和化學毒物,可導致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