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肝靜脈回流受阻
肝以上部位的病變會引起肝靜脈回流受阻,常繼發肝纖維化,終導致肝硬化。其常見于縮窄性心包炎、右心功能不全等情況。
5.膽道疾患
肝內或是肝外膽管阻塞時,引起膽汁淤積,高濃度膽酸和膽紅素可損傷肝細胞,終形成肝硬化。此情況在我國較少見。
6.遺傳代謝性疾病
由于鐵的沉積過多而引起的血色病;銅沉積引起的肝豆狀核變性;囊性纖維化、遺傳性果糖不耐受癥均可引起肝硬化。
7.其他
藥物及毒物引起的肝硬化,像狗舌草等一些植物藥因含野百合堿而致人中毒,可引起肝小靜脈閉塞病,終可致肝硬化。
1、優質蛋白的食物
肝硬化病人根據機體所需保證充足且適量的高蛋白,對促進肝細胞的修復與再生功能、免疫力的提高等方面都是很有益處的,在日常飲食中建議食用豆制品、奶類、蛋類、瘦肉等。
當血漿蛋白過低而引起腹水和水腫時,蛋白量可增加;而在肝功能嚴重受損或出現肝昏迷先兆癥狀時,應限制蛋白的攝入量,以免誘發或加重病情。
2、高維生素的食物
飲食中攝入多元維生素,對肝硬化免疫功能的提高,及時補充機體對維生素所需是很有利的。
在日常飲食中如新鮮水果、蔬菜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如B族維生素對促進消化、保護肝臟和防止脂肪肝有重要生理作用;維生素C可促進新陳代謝并具有解毒功能;脂溶性維生素A、D、E對肝都有不同程度的保護作用,因此在飲食上全面而豐富維生素的攝入對病情是很有利的。
3、微量元素的食物
人體必需的八種微量元素包括碘、鋅、硒、銅、鉬、鉻、鈷、鐵;其充當生物體內各種酶的活性中心,促進新陳代謝,許多微量元素是酶的組成部分或激活劑,如鋅與200多種酶的活性或結構有關并對肝細胞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在飲食上注意鋅的供給量,適量多攝食:牡蠣、鯡魚、瘦肉、魚類等。
4、高熱量的食物
對于肝硬化患者而言,充足的熱量可減少對蛋白質的消耗,減輕肝臟負擔,有利于組織蛋白的合成。
因此肝硬化患者適宜食用些高熱量的食物,對肝臟、對病情都是有幫助的,建議肝硬化患者每日食物熱量以2500-2800千卡較為適宜。
結語:上文已經為大家介紹了肝硬化的癥狀,肝硬化患者基本都會有消化道癥狀,所以很多人會將其當做腸胃疾病,此時就忽視了肝臟問題,發現肝硬化基本已經是晚期了,治療也比較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