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僵和粘著感
晨僵提示滑膜炎的存在,但和類風濕關節炎不同,時間比較短暫,一般不超過30分鐘。粘著感指關節靜止一段時間后,開始活動時感到僵硬,如粘住一般,稍活動即可緩解。上述情況多見于老年人、下肢關節。

其他癥狀
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關節攣曲、不穩定、休息痛、負重時疼痛加重。由于關節表面吻合性差、肌肉痙攣和收縮、關節囊收縮以及骨刺等引起機械性閉鎖,可發生功能障礙。?
關節腫大變形
由于滑膜上分布著很多神經末梢作為疼痛感覺器,這些疼痛的信息傳送給大腦皮層后,滑膜會分泌更多的滑液以潤滑與滋養那些損傷的滑膜組織。關節間隙積液增多,造成了腫脹,使疼痛加重,甚至關節難以轉動。當關節蛻化時,關節滑膜就會經常發炎。
壓痛和被動痛
受累關節局部可有壓痛,尤伴滑膜滲出時。有時雖無壓痛,但被動活動時可發生疼痛。
關節活動彈響(骨摩擦音)
以膝關節多見。檢查方法:患者坐位,檢查者一手活動膝關節,另一手按在所查關節上,關節活動時可感到“咔噠”聲。可能為軟骨缺失和關節欠光整所致。
關節活動受限

如果碰到身體某個或某些關節,開始顯得運轉不自如時,就可能患上了骨關節炎,而且還有可能正處于早期。
疼痛
疼痛是該病的主要癥狀,也是導致功能障礙的主要原因。特點為隱匿發作、持續鈍痛,多發生于活動以后,休息可以緩解。隨著病情進展,關節活動可因疼痛而受限,甚至休息時也可發生疼痛。睡眠時因關節周圍肌肉受損,對關節保護功能降低,不能和清醒時一樣限制引起疼痛的活動,患者可能疼醒。
總結:引起關節炎的原因你都了解了嗎?其實很多的因素就存在于我們日常的生活中,不少人患上關節炎就是因為忽視了這些細節。為了關節的健康,大家應該要多鍛煉身體,保持一個正常范圍內的體重,常吃有營養的食物,不要受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