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和發燒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很多人都出現過。導致發燒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平時不能避免的。如果出現了發燒我們應該怎么辦?發燒之后我們應該在飲食方面多注意一下,這個時候吃什么好?想知道一定要繼續看哦。
發燒的原因
急性炎癥
很多人會出現發燒都是因為炎癥的原因。對于一些突然出現了高燒的人來說(38.5℃—40℃)這個時候也就意味著體內有病菌感染,像是如果得了感冒、肺炎、腦膜炎、猩紅熱等,這些急性炎癥都是會引起高燒的出現在,在平時應該多注意。
流感
如果人體中出現了以下的一些癥狀,那么我們就應該小心了,很有可能是得了乙型流感:首先,突然性地發燒(一般都是高燒39度左右),會感覺到自己全身沒有力氣,怕冷;還會伴有一些呼吸系統的癥狀,比如流鼻涕、咳嗽等,少部分出現嘔吐、腹瀉。
此外,如果是甲型流感感染,這個時候患者一般表現為高熱、咳嗽、流涕、肌痛等,并且多數的患者可能會出現肺炎等癥狀,嚴重者心、腎等多種臟器衰竭導致死亡,我們要知道這個病的死亡幾率是比較高的,一定要特別注意。
當然,甲、乙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臨床癥狀非常相似,但流鼻涕、腹痛和胃腸道癥狀,乙型要比甲型多見。
無感冒癥狀:幼兒急疹
而如果寶寶2歲以前,無感冒癥狀地突然莫名發高燒,則需警惕幼兒急疹。一般在這個年齡段,只要寶寶突然發燒兩天的,都可懷疑寶寶得了小兒急疹。幼兒急疹是嬰幼兒早期的一種常見病,大多數兒童在2歲前都得過此病,主要表現就是突發高燒,一般持續3-5天左右,然后全身出現粉紅色斑點樣皮疹。幼兒急疹也叫嬰兒玫瑰疹,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小兒急性傳染病。臨床上以突起發熱,熱退疹出為特點。
超過6個月的寶寶前期無感冒征象,卻突然發熱。一般立即就到38-39℃,就應該懷疑有幼兒急疹的可能。去醫院檢查通常都會發現喉嚨稍紅,甚至會有頸部淋巴結腫大。絕大部分的寶寶雖然發高燒,但是精神尚好,胃口也不受影響。不過可能會隨著病程發展出現打噴嚏、流鼻涕、咳嗽等感冒癥狀。少數寶寶會煩躁不安、嘔吐、腹瀉以及胃口減退。
耳鼻喉發炎
一般耳鼻喉的問題會發炎,常見的有發燒、咳嗽、喉嚨紅腫等。
打疫苗
因施打疫苗而有輕微發燒的孩子很多,但會引起較明顯發燒的通常是在注射“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的疫苗后。打完疫苗之后醫生會讓觀察一段時間再走,一定要遵醫囑,不要提前離開。
1、溫水擦浴
用毛巾蘸上溫水(水溫不感燙手為宜)在頸部、腋窩、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鐘。亦可用市售的“退熱帖”貼(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額部以幫散熱降溫。
2、酒精拭擦
發燒39度以上可以說是高燒了,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酒精拭擦小孩的四肢、腋下以及背部等部位可以起到很好的退熱效果。
3、服用退燒藥
寶寶發燒超過38.5度時,醫生會考慮使用口服劑或肛門塞劑來為寶寶退燒。或者以上物理措施不明顯時,可口服退熱藥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