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炎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患者患病之會出現一些不適的癥狀,得了膽囊炎之后飲食方面要注意一些,很多人得病都是因為飲食問題,膽囊炎飲食禁忌有哪些?在民間對于治療膽囊炎有很多偏方,想了解要往下看哦。
腹痛是膽囊炎的主要一種癥狀,特別是在進食油膩食物之后,會出現劇烈的腹痛,疼痛一般都出現在中上腹,這時也會伴有惡心、嘔吐;在絞痛過后,疼痛也會隨之轉移到右上腹。
患者隨著腹痛的加重也會出現胃痛或是發燒的情況,如果已經發展到了急性化膿性膽囊炎或是出現了感染,病人這個時候還會出現寒戰、高熱,如果情況嚴重會發上全身的感染。
很多患者也會出現壓痛、肌肉緊張等等癥狀,并且患者也能夠自己觸痛到膽囊。如果患病的時間已經很長了,這個時候腫大的膽囊被大網膜包裹,在人體的右上腹也會有不明的炎癥腫塊。
部分病人可出現黃疸,其中部分由于同時有膽總管內結石,但另有一些病人則主要由于急性炎癥、水腫,波及肝外膽管而致發生黃疸。
少數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可以表現為左上腹痛伴有惡心、嘔吐,但急性心肌梗塞常有心絞痛發作史、心電圖的特征性表現及化驗檢查異常,同時伴有胸悶、大汗等現象。
若同時出現寒戰、高熱、黃疸,應考慮膽管炎。急性梗阻性化膿膽管炎,必須早期認識,爭取及早手術治療,因為它可能引起危重的中毒性休克。總膽管完全梗阻時,大便可呈白陶土色。
膽囊炎有何危害
1、膽囊穿孔:多發生在急性膽囊炎起病72小時以內,多見于初次或發做次數較少的患者,如病程中腹痛加重、膽囊顯著增大、高熱和血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高度提示穿孔。
2、膽囊內瘺:常見的為膽囊-十二指腸瘺,較少見的有膽囊-橫結腸、胃、小腸等內瘺。在急性膽囊炎過程中,膽囊與鄰近臟器發生炎癥粘連,膽囊壁發生壞疽、穿透。并使其與粘著的腸壁發生血管栓塞而破潰,導致膽囊與腸腔相通,形成內瘺。
3、其他:慢性膽囊炎急性發作可引起急性氣腫性膽囊炎、膈下膿腫、肝膿腫、化膿性門靜脈炎、膽囊壞疽、膽管炎、腹腔積血及敗血癥等。
怎樣預防膽囊炎
1、要經常做一些體力活動,使全身代謝活躍起來,特別是腦力勞動和上班老是坐著不動的中年人,更要有意識地多做體力勞動,防止過度的肥胖,因為肥胖是膽囊炎或膽結石的重要誘因。
2、要講究飲食衛生,切忌暴飲暴食,適當節制脂肪食物。因為吃帶脂肪的食物以后,會反射性地使膽囊收縮,一旦收縮過于強烈便導致膽絞痛的急性發作。
3、秋涼以后要注意保暖,尤其是睡覺時要蓋好被,防止腹部受涼,因為肚子受涼以后會刺激迷走神經,使膽囊強烈收縮。
4、已經證明有膽結石的人,要及時治療,避免引起膽囊發炎。
膽囊炎飲食禁忌
1、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人體脂肪的消化和吸收都需要膽汁的幫忙,而膽汁則是由膽囊分泌的,如果患上了膽囊炎,膽汁的分泌會受一定的影響,脂肪的消化功能也會隨之減弱。如果膽囊炎患者吃了過多的高脂肪食物的話,會增加膽囊的負擔,并且由于膽汁不足會造成消化不良,出現腹脹、噯氣等癥狀,且可能加重病情,因此膽囊炎患者應少吃豬油、黃油和奶油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2、酸性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