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一般都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生活中引起中風的原因也有很多,很多人沒有當成疾病的一些癥狀也很有可能是中風的前兆,我們知道患有中風之后很難治愈,只能在生活和飲食方面多注意,中風吃什么好?下面會一一為大家進行解答。
中風的原因
男性和女性的患病比例差異
75歲以前,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患中風;85歲以后,女性面臨更大的風險;75-85歲,男女患中風的可能性是相同的。認為中風是和種老年病,顯然是對中風的誤解。好消息是90%的中風是可能通過降低風險因素進行預防的。
家族中風史
我們要知道中風有一定的遺傳性,如果你的父親,或是兄弟姐妹有中風的情況出現,那么你患有的中風幾率就已經高達三分之一。所以這個時候就要注意了。
在某些情況下,風險在于可以導致中風的遺傳基因中。鐮狀細胞病就是一個例子。一個名為CADASIL的基因突變是另一個例子。你的種族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非洲裔美國人比白種人的中風風險就要高得多。
吸煙
吸煙也是導致中風的原因之一,主要是吸煙會破壞我們的血管,它會讓我們的動脈血管變厚變窄,這樣就會促使凝塊的形成(血栓)。吸煙也會增加高血壓和膽固醇患病幾率,這樣更會加重中風的情況。
酗酒
酗酒是導致中風主要的原因,很多人患有中風都是因為長時間酗酒,經常喝酒會使血凝塊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在平時我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飲酒量。
事實上,對于中年酗酒者,酒精增加中風的風險甚至高于其他心血管危險因素。他們的風險比輕度飲酒者高34%。拋開基因和早期的風險因素,重度飲酒的五、六十歲人很可能提前5年患上中風。
肥胖
身體質量指數(BMI,身高體重指數)25或更高會增加心血管風險。這些包括:
缺乏鍛煉
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會增加你患中風和其他疾病的風險。事實上,不活躍的人比那些中度或高度活躍的人患中風的機率高20%到25%。
高血壓
高血壓可能是大的中風風險因素。那是因為血管里太多的壓力會損害他們的內膜。這反過來可以使動脈壁變厚和變硬,從而導致堵塞和血栓,發生缺血性中風。
顫抖的心
被稱為心房纖顫或AFib的情況,指心臟(兩個心房)是顫動而不是完全收縮,這可以使血在心房內形成血池和凝結成塊,增加血栓風險,導致中風。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