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都知道抑郁癥是一種比較可怕的疾病,它是在你會摧毀你的意志,那么大家知道抑郁癥的表現嗎?如果真的確定患有抑郁癥我們應該怎么辦?其實在生活中很多因素都會導致抑郁癥的出現,抑郁癥的原因是什么?下面一一為大家進行解答。
抑郁癥的表現
1、自我評價和自我價值感下降:患有抑郁癥的朋友會感覺到自己做什么都不行,什么事情在自己的手里都很糟糕,同時也感覺自己特別糟糕。
2、睡眠模式改變:睡眠也是抑郁癥一方面的體現,患有抑郁癥的朋友會出現失眠,或是斷斷續續的醒來,更嚴重的是早醒。
3、食欲或者體重的改變:飲食方面也會出現一些變化,患有抑郁癥一般都會沒有食欲,或是突然食欲大增,體重發生大幅波動。
4、情緒控制能力降低:易被激怒或易產生罪惡感,或容易陷入悲觀、憤怒、焦慮之中。
5、一天之內情緒變化多端:早起時候心境惡劣,隨著時間推移慢慢有所好轉。
6、體驗愉悅感的能力下降:無法欣賞和享受眼前的快樂,對將來沒有任何期盼,對各種業余愛好以及能帶來快樂的事物失去了興趣。
7、對痛苦的承受力降低:對生理疼痛和心理痛苦的忍耐力下降,對疾病的抵抗力下降,甚至可能因此患上新的疾病。
8、注意力很難集中,記憶力減退:有時候會達到讓人誤以為癡呆的程度。
9、生活動力減少:感覺一切毫無意義,或者沒有值得去做的事情,性沖動減少或消失,活力水平下降。
診斷清楚后,就要與患者建立信任關系,這是抑郁癥高效康復的關鍵。這就需要詳細了解患者的經歷、家庭關系、心理感受等,和患者及家屬交流,選擇恰當的治療方法。
重度抑郁癥,或者已經有自殺傾向的患者,要立刻到正規醫院精神科就醫,先用藥物穩定病情。
對于重度抑郁癥個案,一般來說還是得先用藥,快速改善一些癥狀;然后根據患者情況決定治療方案。比如對于完全不信任心理干預的個案,主要靠藥物治療,把心理干預融合在日常的交流中;加大家庭治療的力度,重建一個對患者強有力的社會支持體系;甚至動用各種社會資源,讓患者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
如果患者處于木僵狀態,建議轉診到專業的精神病院做無抽搐電休克治療(MECT)。等患者病情有所好轉,再根據情況決定是否進行后續的深度心理干預。如果患者和家屬認同心理干預,可在患者情緒改善后,開始進行深度的心理干預。
如果是輕中度的單純抑郁發作,可根據個案和家屬的意見,選擇合適的方法。對于尚在上學的青少年,多數父母不愿意讓孩子服藥,我就采用非藥物治療,主要是深度催眠下程序植入技術(PITDH),還會結合認知行為治療、深度催眠和元認知心理干預技術等方法。
心理干預具體的步驟:首先,通過與患者和家屬深入溝通,讓患者和家屬對于問題有深度全面的認識,開始矯正患者錯誤的認知,尋找患者潛意識層面存在的病理性條件反射;其次,在深度催眠下植入新的程序,消除多個病理性條件反射,重新建立新的、健康的條件反射。后續,可能還需要在深度催眠下進行創傷處理。
抑郁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