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中老年比較常見的一種心腦血管疾病,我們知道患有冠心病一般不好治愈,冠心病的癥狀是什么?在得了冠心病之后,生活中需要注意很多,冠心病的注意事項有哪些?除了生活方面,飲食也要注意,冠心病吃什么好?想知道一定要繼續看哦。
冠心病的癥狀
心前區出現疼痛是冠心病比較常見的癥狀之一,這個時候一定要引起我們的重視,但也有一些患者會出現不典型的冠心病癥狀,使到患者掉以輕心,也常使醫生誤診,從而延誤了冠心病的診治.
(1)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大多數都會出現胸痛的情況,不過也有些人不會出現疼痛,患病之后僅表現為房顫、室早、房室傳導阻滯等各種心律失常,或以氣促、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等心衰表現為首發癥狀,臨床稱之為“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型冠心病”,是冠心病較少見的一種類型.
(2)也有一些患者會出現心絞痛之外的一些情況,這個時候會有頭痛、牙痛、咽痛、肩痛、腿痛,常需要與相應器官所引起的不適相鑒別.
(3)少數冠心病人,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時,僅出現腦血管病的表現,如頭暈、肢體癱瘓、突然意識喪失和抽搐等腦循環障礙,原因在于心肌梗塞時,心排血量下降以致腦供血減少,嚴重心律失亦常致腦供血減少.故老年人有腦血管表現時,應作心電圖檢查并短期內隨訪,以排除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
(4)表現為上腹脹痛不適等胃腸道癥狀,特別是疼痛劇烈時常伴有惡心嘔吐、臨床上易誤診為急性胃腸炎、急性膽囊炎、胰腺炎等.
(5)若冠心病同時合并其它急性疾病,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急性感染、外科急癥,即使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癥狀亦常被掩蓋.故病人及家屬應及時向醫生反映所患冠心病的病情,給醫生提供參考.
(6)由于老年人常記憶減退,感覺遲鈍,對癥狀又不善表達,易被家人及醫生所忽視,所以,在給老年人做有關檢查時,別忘記了做個常規心電圖.一旦發現有心肌缺血的證據,即應對癥治療并進一步檢查確診。
冠心病的注意事項
忌生氣、發怒
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指揮人的一切,當過分激動、緊張,特別是大喜大悲時,由于中樞神經的應激反應,可使小動脈血管異常收縮,導致血壓上升、心跳加快、心肌收縮增強,使冠心病患吝缺血、缺氧,從而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
忌超負荷運動
“生命在于運動”,但生命更在于平衡,它體現了生命運動的根本規律。從老年人的客觀實際出發,運動應量力而行,恰到好處,做到動靜結合,陰陽協調平衡,才能達到佳點。如過猶不及,失去平衡,則會走向反面。因此,冠心病患者既要堅持鍛煉,又要嚴格掌握一個“度”字,使供血量和需血量相平衡。
忌脫水
有些中老年人平時沒有養成定時喝水的習慣,等到渴了想喝水時,已造成程度不同的“脫水”了。人的血液70%左右是水,脫了水,血液怎么流動呢?由于老年人特別是冠心病患者的血黏度都有所增高,達到一定程度時,可出現血凝傾向,導致缺血或心腦血管堵塞,嚴重時可引起心肌梗死或腦卒中。好在睡前半小時、半夜醒來及清晨起床后喝一些開水。
忌缺氧
一般而言,一天中,除戶外活動或有氧運動的吸氧量符合生理需要外,其他時間的吸氧往往不足,冠心病患者則易出現胸悶等癥狀。如果長期供氧不足,會加重動脈硬化的程度。所以,冠心病患者要經常對居室環境通風換氣,當胸悶或心胸區有不適感時,立刻緩慢地深吸幾口氣(即深呼吸)。出現心絞痛時,除服用急救藥外,應立刻深吸氣,家中備有氧氣瓶的則吸氧幾分鐘,可以緩解心絞痛,減少心肌細胞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