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積極治療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竇炎、慢性扁桃體炎。
2、藥物治療: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與類固醇激素類藥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能治療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等。或者吃藥:(1)頭孢拉定膠囊,每次1—2粒,每日4次。(2)龍膽瀉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3)黃連上清片,每次4片,每日3次。(4)穿心蓮內脂片,每次4片,每日3次。
3、局部用藥注意事項:
①用藥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內膿液,可用3%雙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簽拭凈或以吸引器吸盡膿液,方可滴藥。
②膿量多時用水劑,量少時可用硼酸酒精。
4、驗方治療:(1)忍冬藤30克、生甘草10克、煎服每日1劑,連服3—4日。(2)蒲公英、車前草、紫地丁各30克、每日1劑,分3次煎服,連服3—4日。(3)野菊花12克、天葵子10克、丹參15克、澤瀉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分2次煎服。(4)大蒜1瓣,蒸餾水10毫升,將大蒜洗凈搗爛,取汁與蒸餾水混勻,滴耳,每日數次,1次數滴。本方適用于中耳炎,尤為化膿性中耳炎效果更佳
中耳炎食療法患了中耳炎如果是比較輕的癥狀可以選擇食療法,食療法可以避免吃藥的苦和動手術的痛,是很多人比較喜歡的治療法,現在介紹幾款治療化膿性中耳炎的食療法。
1、豆豆飯。需要的材料是白扁豆50克,郁李仁15克,黑大豆50克,粳米250克。將扁豆、黑大豆浸泡,郁李仁去皮研碎,與粳米一起煮至五成熟,過濾,上籠蒸熟,稍溫即食。
豆豆飯可以健脾滲濕。主治:化膿性中耳炎,屬脾虛濕困、上犯耳竅型,耳內流膿,經 年累月,時重時輕,流膿量多而清稀,無明顯臭味。
2、白茯苓粥
需要的材料是白茯苓15克,粳米50克。將白茯苓研細末,與粳米人沙鍋內,加水500毫升,煮成稠粥,每日2次,分早晚溫熱服食。
白茯苓粥可以健脾滲濕。主治:化膿性中耳炎,屬脾虛濕困、上犯耳竅型,耳內流膿,量多而清稀,纏綿日久,頭暈頭重,倦怠乏力,納少腹脹,大便時溏,面色素黃無華。
3、鴿肉木耳湯
需要的材料是肉鴿1只(約重500克),水發黑木耳100克。
將肉鴿宰殺去內臟,加水發黑木耳,放湯燉酥,調味后佐餐用。
鴿肉木耳湯可以補腎培元。主治:化膿性中耳炎,屬腎元虧損、邪毒停聚型,耳內流膿,閂久不愈,量不甚多,或污穢或成塊狀,頭暈神疲,腰膝酸軟,遺精滑泄。
(1)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桂皮、生姜、花椒、芥末、良姜、蔥、蒜等。這些食物溫熱辛燥,化火傷陰,會使患者內熱加重,易使中耳炎加重。
(2)發酵物:這類食物有一定的致敏因素,食用不當可讓人體發生過敏反應,加重中耳炎癥狀,發物主要包括魚、蝦、蟹等海產品,此外,雞蛋、香菜也應少吃。
(3)肥膩厚味食物:這類食物容易聚濕生痰,助熱化火,造成體內濕熱內盛,加深中耳炎癥狀。
(4)生冷飲食:中耳炎患者不宜多吃冷飲,如冰凍飲料、冰涼果品和冰激凌等。
(5)熱性補藥:中耳炎發病時不宜吃熱性補藥,如人參、鹿茸、肉桂、牛鞭、附子、大補膏等。
總結:已經基本的了解過了中耳炎的情況,相信很多的人也知道面對中耳炎應該怎么治療。在患有中耳炎時,建議好是去醫院進行治療。中耳炎是不好治愈的,并且還會出現復發的情況。所以在平時一定要注意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