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人體比作一座城池的話,那人體的免疫系統相當于城墻、城門的存在,它是抵御疾病來襲的第一道關卡,是維護身體身體健康的保證。不但如此,一些常見的小病,不需要吃藥打針,只要做到充分休息,免疫系統自會將病菌殺滅。免疫系統可謂是人體自帶的“醫生”。
而生活中一些不良的習慣會導致身體的免疫力大大下降,為疾病攻進“城門”埋下伏筆,下面就為大家羅列一些這些不良習慣,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避免。
節食
在以瘦為美的大環境下,每個人都渴望擁有更曼妙的身材,為了高效地達到目的,不少人不惜采用節食的方式,減少食物攝入總量,食用蔬菜、水果代餐,這些做法都直接導致膳食結構不完整,營養攝入不均衡的問題,進而使得免疫力下降,這是因為免疫球蛋白是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當身體攝入蛋白質不足時,免疫球蛋白的形成將大受影響。
睡眠不足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熬夜現象越來越普遍,而熬夜會直接導致睡眠不足的問題出現。在睡眠的那幾個小時里,是身體免疫系統自我修復的佳時機,如果睡眠不足,身體將錯過修復的黃金時期,從而造成抵抗力現將。因此,每天保證7~8小時的睡眠,對穩定免疫系統的正常工作很有必要。
精神壓力大
面對越來越重的生活壓力、社會壓力,不少人的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常常會出現焦慮、緊張、沉悶等負面情緒,并長時間困在其中走不出來,人體的神經系統會因此受到壓抑,免疫細胞活性大大下降,造成免疫力下降的出現。
運動量不足
如果沒有堅持運動的習慣,身體的免疫力也會降低,因為身體在運動的過程中,免疫功能細胞會出現增多,長期堅持規律運動能增強免疫功能活性;再者,運動能讓體溫升高,有利于提高細胞對于病毒、細菌的吞噬效果,進而起到提高免疫力的效果。
要想讓身體的免疫力趨于穩定,這些生活中的壞習慣一定要避免。除此之外,先要增加免疫力的話,再次基礎上做到飲食均衡全面,不能挑食、偏食;再者,養成良好地生活習慣,每天保證充足的睡眠,堅持適量的體育鍛煉;當處在負面情緒中時,及時找到合理地排泄渠道,避免長時間身處其中。
本篇文章版權歸民福康健康所有,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