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頭瘤病毒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病毒,人乳頭瘤病毒對人體有較大的危害,會引起一些皮膚疾病,那么請問人乳頭瘤病毒是什么?人乳頭瘤病毒多吃什么?治療人乳頭瘤病毒的偏方是什么?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
人乳頭瘤病毒是什么
人乳頭瘤病毒是一種屬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頭瘤空泡病毒A屬,是球形DNA病毒,能引起人體皮膚黏膜的鱗狀上皮增殖。表現為尋常疣、生殖器疣(尖銳濕疣)等癥狀。 隨著性病中尖銳濕疣的發病率急速上升和宮頸癌、肛門癌等的增多,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人乳頭瘤病毒6和11型、人乳頭瘤病毒β屬(5和8型除外)和γ屬在3類致癌物清單中。
人乳頭瘤病毒多吃什么
飲食療法一:菝葜飲
組成:取出一斤菝葜根以及二十五克的甘草25g,然后把它們一起放進鍋里面,之后加入適量的水煎2次,濾液合并,再以文火濃縮至100mL,每服50mL,每日2次。
適應證:中醫辨證屬毒熱者。
飲食療法二:蛇舌草飲
組成:白花蛇舌草30~60g。用法:水煎取汁,去渣,調入蜂蜜適量,頻飲。適應證:中醫辨證屬毒熱者。
患者不適宜吃什么
人乳頭瘤病毒患者好不要吃煙喝酒,應該戒掉這兩樣東西。每只香煙能使人體損失約3到5毫克的維生素C,而維生素C是增強免疫力的重要維生素。
少吃海鮮類食品。
患者適宜吃什么
人乳頭瘤病毒患者可以飲食調理,在生活中堅持吃蜂蜜或蜂王漿,這兩種食物都可以增強抵抗力和免疫力。尖銳濕疣的復發往往都是在抵抗力低下時發生的。
人乳頭瘤病毒病因
人乳頭瘤病毒屬于乳頭瘤病毒科的乳頭瘤病毒屬,為球形無包膜的雙鏈DNA病毒,直徑為52~55nm。病毒基因組為雙鏈環狀DNA,約7.8~8.0 kb,分為早期區、晚期區和調節區。早期區編碼與病毒復制、轉錄調控和細胞轉化有關的蛋白(如E5,E6,E7),晚期區編碼主要殼體蛋白L1和次要殼體蛋白L2。
本病毒不能在體外培養。100多個型,型間DNA的同源性低于50%。HPV對皮膚和黏膜上皮細胞有高度親嗜性,核酸原位雜交方法在皮膚基底層細胞可以檢測到病毒早期基因;晚期基因僅在分化的角質細胞中檢測到。病毒復制能誘導上皮增生,表皮變厚,伴有棘層增生和某些程度表皮角化,在顆粒層常出現嗜堿性核內包涵體。上皮增生形成乳頭狀瘤,也稱為疣。
致病性與免疫性:HPV主要通過接觸感染部位或污染的物品傳播,生殖器感染主要由性交傳播,新生乳頭瘤病毒的生活周期與表皮細胞分化密切相關。新生兒可在產道感染。病毒感染常為局部的,不經血流擴散。不同型的HPV可引起不同部位的乳頭瘤。皮膚疣一般是良性的,HPV的DNA是游離的,有些疣能自行消退。高危型的人乳頭瘤病毒與生殖道癌前病變及惡性腫瘤密切相關,HPV的DNA往往整合在宿主細胞的染色體上。
HPV造成的損傷受免疫因子的影響,細胞介導的免疫較為重要。HPV感染后出現皮膚疣,持續較長時間后會自行消退;而免疫抑制患者疣及宮頸癌的發生率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