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接觸傳播
有直接接觸與間接接觸兩種傳播方式。如皮膚炭疽、狂犬病等均為直接接觸而受染,乙型肝炎之注射受染,血吸蟲病,鉤端螺旋體病為接觸疫水傳染,均為直接接觸傳播。多種腸道傳染病通過污染的手傳染,謂之間接傳播。
哪些人容易得傳染病
易感人群是指人群對某種傳染病病原體的易感程度或免疫水平。 新生人口增加、易感者的集中或進入疫區,部隊的新兵入伍,易引起傳染病流行。 病后獲得免疫、人群隱性感染,人工免疫,均使人群易感性降低,不易傳染病流行或終止其流行。
如何預防傳染病
針對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以綜合性防疫措施為基礎,其主要預防措施如下:
1、管理傳染源
傳染病是由于一個傳染源導致的,對病原攜帶者進行管理與必要的治療。特別是對食品制作供銷人員,炊事員,保育員作定期帶菌檢查,及時發現,及時治療和調換工作。
對傳染病接觸者,須進行醫學觀察、留觀、集體檢疫,必要時進行免疫法或藥物預防。
對感染動物的管理與處理 對動物傳染源,有經濟價值的野生動物及家畜,應隔離治療,必要時宰殺,并加以消毒,無經濟價值的野生動物發動群眾予以捕殺。
2、切斷傳播途徑
根據傳染病的不同傳播途徑,采取不同防疫措施。
腸道傳染病作好床邊隔離,吐瀉物消毒,加強飲食衛生及個人衛生,作好水源及糞便管理。
呼吸道傳染病,應使室內開窗通風,空氣流、空氣消毒,個人戴口罩。
蟲媒傳染病,應有防蟲設備,并采用藥物殺蟲、防蟲、驅蟲。
3、保護易感人群
提高人群抵抗力,有重點有計劃的預防接種,提高人群特異性免疫力。
人工自動免疫是有計劃的對易感者進行疫苗、菌苗、類毒素的接種,接種后疫力在1~4周內出現,持續數月至數年。
人工被動免疫是緊急需要時,注射抗毒血清、丙種球蛋白、胎盤球蛋白、高效免疫球蛋白。注射后免疫力迅速出現,維持1~2月即失去作用。
結語:傳染病是由各種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動物與動物或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播的一類疾病。傳染病是一種可以從一個人或其他物種,經過各種途徑傳染給另一個人或物種的感染病。所以日常預防是非常的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