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一種兒童傳染病,多發于5歲以下的嬰幼兒手足口病對孩子的身心會產生很大的傷害,所以媽媽們需要做好預防手足口病的工作。那么,手足口病怎么引起的?如何預防手足口病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手足口病怎么引起的
一、病毒感染
常見的是柯薩奇病毒A16型及腸道病毒71型,此外柯薩奇病毒A的其他株或腸道病毒71型,也可成為手足口病的致病因素。柯薩奇病毒是腸道病毒的一種(腸道病毒還包括脊手足口病髓灰質炎病毒和埃可病毒),其感染部位是人體的整個消化道,一旦污染的食物、飲料、水果等經口腔進入體內,便可使柯薩奇病毒快速成熟、滋長。
二、環境衛生差
空氣傳播和接觸傳播是手足口病在人與人之間傳染的主要途徑。空氣傳播,易發于空氣不流通、空氣滯悶渾濁的室內;接觸傳播,則相當一部分源于環境未保持清潔以及長期缺乏消毒。例如未及時清理患者的排泄物,經接觸的餐具、個人用品未經清潔又傳遞給他人使用等。
三、生活習慣不良
飯前便后要洗手,是許多孩童從小被教導的良好生活習慣。但若沒有養成勤洗手這一生活習慣,經雙手接觸導致感染手足口病的風險將大大增加。另外,進食被蠅蟲叮咬過的食物,喝生水、吃生冷食物等,都會讓腸道病毒有機可乘。
手足口病的傳染途徑
1、直接接觸傳播
糞便、皮膚皮疹或水皰破損處以及口腔中的病毒可直接污染所接觸到的人。
2、經消化道傳播
糞便、皮膚皮疹或水皰破損處以及口腔中的病毒可污染環境中的物品,被腸道病毒污染過的毛巾、水杯、奶具、餐具、玩具、衣物、床品、食物、水源等,都可經手—口傳播病毒。
3、經呼吸道傳播
很多的傳染病癥都是通過呼吸道進行傳播的。患者通過大聲說話、咳嗽、噴嚏等方式將病毒通過飛沫傳播在空氣中,當空氣中病毒達到較高濃度時,就會傳播給同一環境中的健康易感者。
4、醫院交叉感染
收治過手足口病患者的診室或候診區,若通風條件差,公共設施無法及時消毒,易造成患者之間交叉感染。因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引起感染手足口病的也有報道。
手足口病如何護理
1、一旦發現感染了手足口病,寶寶應及時就醫,避免與外界接觸,一般需要隔離2周。寶寶用過的物品要徹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