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呼吸、血壓及脈搏
脈搏直接反應心臟的代償功能及心肌的功能狀態,應嚴密監測脈搏的速率、節律及強弱,脈搏不規則時應及時觀察心率,有嚴重缺氧或酸中毒早期可能出現血壓上升,而應用人工呼吸患者因短期內排出大量的CO2則可以引起低血壓。同時注意呼吸的頻率、節律、深淺度,特別注意患者的咳嗽、咳痰和喘息聲。當患者反復呼吸道感染時,往往會咳嗽加重,痰液不易咳出,因而使細支氣管被分泌物阻塞加重,進一步造成通氣功能與彌散功能降低而導致肺性腦病。因此,應嚴密觀察脈搏、血壓尤其是呼吸的變化,對于老年患者,夜間更應加強巡視,警惕因冷空氣刺激導致呼吸道平滑肌痙攣,誘發或加重肺性腦病的發生。
1.3、體溫
臨床上一般持續高熱,但是到了晚期,皮膚溫度驟然下降,體溫不升是肺性腦病的早期癥狀之一,如發現體溫不升,多汗、四肢末梢冰涼時應注意有無休克。
1.4、尿量
應嚴密觀察患者的尿量及尿液的性狀,并做好記錄。因為尿量的多少可反映患者體液失衡與腎功能狀態,且與水腫和感染的控制有關。當大量應用利尿藥時,常可導致患者體液失衡而誘發或加重肺性腦病。
2、護理要點
2.1、控制感染
積極配合醫生合理使用有效的抗生素,尤其是在急性感染期,應及時、有效、足量地選擇針對性較強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在藥物治療中,嚴格按照給藥時間,做到現用現配,并注意無菌操作,加強病房管理,避免交叉感染。
2.2、合理用氧
應用正確的氧療方法,并注意監測其療效。氧療不當不僅不能改善癥狀,反而使病情惡化,是肺性腦病誘發因素之一。需給予持續低濃度吸氧(<24%~29%),同時要嚴密觀察患者的神志,根據動脈血氣分析結果調整氧濃度。另外,對家屬進行有關知識宣教及出院后的家庭氧療指導。
2.3、保持呼吸道通暢
臨床上一般應用呼吸興奮劑,促進CO2排出,但是使用呼吸興奮劑時,必須保持呼吸道通暢,否則會促發呼吸肌疲勞,進而加重肺性腦病的發生。應定時翻身、拍背;若痰液粘稠,可給予超聲霧化,以濕化氣道,稀釋痰液。對于年老體弱,神志異常而無力咳嗽、咳痰的患者要適時給予吸痰,必要時進行氣管插管。
結語:肺性腦病是非常危險的一種疾病,治療是很有必要的事情,具體如何治療,要聽從醫生的建議。肺性腦病患者的護理是非常重要的,每天要觀察其呼吸、脈搏以及神經是否有問題,避免造成病情的加重。積極的進行身體檢查也是可以幫助我們預防疾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