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外傷防護
工作中如有外傷,體育運動外傷等引起的流血一定要注意保護自己,在救護傷病員時,避免破損的皮膚接觸傷員的血液。
2、要共用針頭
如果需要諸如海洛因這樣的麻醉劑,不要和別人共用針頭,也不要使用已經被人使用過的針頭。醫護工作者遵循了一定的安全措施就可以避免艾滋病在病人和工作人員間、病人之間的傳播。
3、免不必要的血液暴露
如美容、文身、扎耳朵眼、修腳等操作行為,這些均有血液暴露,如果必須進行上述操作行為,不要圖價格低廉的操作室或沒有衛生合格證的機構做這種高危操作行為。因為如果這些用具沒有進行嚴格消毒,很容易造成HIV病毒感染。
4、全性行為
加強道德教育,禁止濫交;避免與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高危人群發生性接觸;在所有的性行為中使用安全套。
5、不共用生活用品
避免共用牙刷、剃須刀等物品。女性月經期要注意衛生。
6、免母乳喂養
患有艾滋病的人不可以母乳喂養,喂食母乳者新生兒感染HIV的幾率會增加12%-14%,故不建議喂食母乳。
7、習艾滋病防治知識
普及宣傳艾滋病的預防知識,了解傳播途徑和臨床表現及預防方法。
艾滋病疫苗
艾滋病沒有治愈的方法,人們希望能通過多種方式預防此病。艾滋病疫苗被認為是預防艾滋病的有效工具,但目前,仍未有有效的艾滋病疫苗誕生。
艾滋病疫苗的研究之所以屢次失敗,是因為HIV進化的速度太快了。HIV每天大約能產生1000億個新的病毒粒子,而且這個過程非常不精確。大多數遺傳物質的復制都有很高的準確性,但HIV在復制過程中會有大量的錯誤出現,從而產生一群變異的個體,導致任何針對HIV的藥物或疫苗很快就會失效。
HIV(艾滋病病毒)為逆轉錄病毒,而逆轉錄酶缺乏校正修復功能,因而HIV的變異頻率非常高,每一輪復制都會引入約10個堿基的錯誤。高的變異頻率使世界不同地區甚至同一感染個體不同時期HIV的基因組都有較大差異,這就導致了從基因角度研制疫苗是非常困難的。
艾滋病疫苗,即艾滋病病毒(HIV)疫苗,它注射了便可以在一段時間內防止艾滋病(類似乙肝疫苗的原理)此疫苗在老鼠身上試驗成功,但在人體身上試驗失敗。
如今在艾滋病疫苗研制中比較現實的目標是制備出的疫苗能在初始感染時降低其感染水平,并在以后能有效控制病毒復制水平,以減緩臨床病程進展。隨著人們對HIV的深入研究,HIV流行特點、流行株的克隆、測序和重配等基礎工作的完成,以及HIV病毒本身生物學特性尤其是基因變異情況的闡明,將不斷開發出新的更有效的疫苗,終實現預防和治療艾滋病的愿望。
結語:以上我們了解到艾滋病起源是在非洲,后由移民帶入美國。艾滋病沒有治愈的方法,人們希望能通過多種方式預防此病。艾滋病疫苗被認為是預防艾滋病的有效工具,但目前,仍未有有效的艾滋病疫苗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