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病仍然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一種疾病。生活中人們對結核病唯恐避之不及,不僅因為結核病比較難治,而且結核病的危害如此之大。那么,結核病傳染嗎?結核病的癥狀是什么?如何治療和預防結核病?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
結核病傳染嗎
一聽到某人得了肺結核,人們難免會緊張,但并不是所有結核病人都具有傳染性。現代研究證明,在結核病人中,只有顯微鏡檢查發(fā)現痰液中有結核菌的肺結核病人(即所謂“涂陽”和“菌陽”的病人)才有傳染性。“涂陽”和“菌陽”的病人醫(yī)學上稱為排菌病人,他們所罹患的結核稱之為“開放性結核”,是結核病的傳染源。
人體感染結核菌后不一定發(fā)病,當抵抗力降低或細胞介導的變態(tài)反應增高時,才可能引起臨床發(fā)病。若能及時診斷,并予合理治療,大多可獲臨床痊愈。
結核病的表現
1、肺部結核
咳嗽、咳痰是肺結核常見的早期癥狀,痰內帶血絲或小血塊。
2、胃部結核
臨床表現很不一致,有些無癥狀或很輕微,有些類似慢性胃炎、胃癌、多數似潰瘍病,患者有上腹部不適或疼痛,常伴有反酸噯氣,腹痛與進食無關。
3、肝結核
常見的癥狀為發(fā)熱和乏力。其他癥狀有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發(fā)熱多在午后,有時伴畏寒和夜間盜汗;有低熱者也有弛張型者,高熱可達39~41℃。身患結核病者可長期反復發(fā)熱。
4、腸結核
臨床表現在早期多不明顯,多數起病緩慢,病程較長,如與腸外結核并存,其臨床表現可被遮蓋而被忽略。因此,活動性腸外結核病例如出現明顯的消化道癥狀。
在確定治療原則和選擇療法之前,應確定結核病的類型和現階段病灶進展及好的情況,并檢查肺以外其他部位有無活動性結核存在。同時遵循以下治療原則。
1、早期病變中的細菌多,藥物容易發(fā)揮作用;
2、劑量適宜既能發(fā)揮大殺菌或抑菌作用,同時患者也易耐受,毒性反應不大。
3、聯合用藥可防止耐藥性產生,聯合用藥還可針對各種代謝狀態(tài)細菌及細胞內外菌選藥,已達到強化藥效的目的。
4、用藥不能隨意間斷,間歇療法在劑量及間隔上有特定要求,用法也有一定規(guī)律,不屬間斷療法。
5、化療要堅持全程,目的在于消滅持存菌,防止復發(fā),全程不一定是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