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肺源性心臟病
簡稱肺心病,是由于各種胸肺及支氣管病變而繼發的肺動脈高壓,后導致以右室肥大為特點的心臟病。大多數肺心病是從慢性支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發展而來,少部分與支氣管哮喘、肺結核、支氣管擴張有關。肺源性心臟病常年存在,多于冬春季節并發呼吸道感染而導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病死率較高。
3、風濕性心臟病
也稱風濕性心瓣膜病,是指急性風濕性心臟炎后所遺留下來的以心臟各瓣膜病變為主的一種心臟病。輕者出現心悸氣短,活動后喘促、疲勞、乏力、咯血等左心功能不全癥狀;重者出現頭昏、心絞痛、心律失常甚至暈厥、猝死癥狀;晚期出現呼吸困難、咳嗽、咯血等左心功能不全癥狀,體征為主動瓣區聽到響亮粗糙的吹風樣收縮期雜音,向頸部傳導,并伴有收縮期震顫等癥狀。
4、冠心病
抽煙及糖尿病、高血壓等導致血管硬化狹窄,使血流受阻,易使心肌缺氧而受損。勞累或精神緊張時出現胸骨后或心前區疼痛或緊縮樣疼痛;體力活動出現胸悶、心悸、氣短;出現與運動有關的頭痛、牙痛、腿痛;飽餐、寒冷或看驚險片時胸痛、心悸;平臥時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性生活或排便困難時出現心慌、胸悶等不適。
5、高血壓心臟病
動脈性高血壓會導致左心室肥大;肺高壓癥會導致右心室肥大。由于血壓長期升高,心臟的左心室泵血阻力上升,左心室長期處于超負荷狀態,因代償而逐漸肥厚、擴張,心肌耗氧增加,心肌重量增加,但無相應的供血增加。同時高血壓損害冠狀動脈血管,發生粥樣硬化,使供應心肌的血液減少。兩者聯合作用,會導致心律紊亂、心絞痛、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等。
6、心肌病
新陳代謝或荷爾蒙異常的心肌變化等,有時酗酒、藥物亦可導致心肌變化。分為原發性心肌病和繼發性心肌病。
7、心臟腫瘤
心臟腫瘤無論良性、惡性臨床均比較少見,其中原發性腫瘤更為罕見,轉移性腫瘤為原發性腫瘤的20~40倍。但癥狀繁多,極易與其他心臟器質性疾病相混淆。原發性心臟腫瘤大多為良性,其中又以心房黏膜瘤居多數。心臟腫瘤亦可分為黏膜瘤、橫紋肌瘤、纖維瘤等。
8、血管病變
血管病變包括高血壓引起之動脈瘤以及其他免疫機能異常引起之血管病變等,多見于老年性心臟病。
心臟病的預防方法
1、控制體重
研究表明體重增加10%,膽固醇平均增加18.5,冠心病危險增加38%;體重增加20%,冠心病危險增加86%,有糖尿病的高血壓病人比沒有糖尿病的高血壓病人冠心病患病率增加1倍。
2、戒煙
煙草中的煙堿可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過量吸煙又可使血壓下降)、心臟耗氧量增加、血管痙攣、血液流動異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
3、戒酒
酒對于疾病的患者而言是需要注意的,對于患有心臟病的人來說,酗酒不僅會加重心臟的負擔,甚至會導致心律失常,并影響脂肪代謝,促進動脈硬化的形成。
4、改善生活環境
污染嚴重及噪音強度較大的地方,可能誘發心臟病。因此改善居住環境,擴大綠化面積,降低噪音,防止各種污染。
結語:一般心臟病不嚴重的人心悸的癥狀在平時并不明顯,但每當較劇烈的體力活動以后,這種感覺就明顯了。對于患有心臟病的人來說,酗酒不僅會加重心臟的負擔,甚至會導致心律失常,并影響脂肪代謝,促進動脈硬化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