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急性并發癥,嚴重時可發生昏迷,對患者危害較大,需要盡早防范。對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昏迷患者,良好護理是治療是很重要的。那么,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怎么回事?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怎么回事
1、急性感染
急性感染是酮癥酸中毒的重要誘因,包括呼吸系統、泌尿系統及皮膚感染常見,且以冬春季發病率較高。急性感染又可是酮癥酸中毒的合并癥,與酮癥酸中毒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更增加診治的復雜性。
2、治療不當
如中斷藥物(尤其是胰島素)治療、藥量不足及抗藥性產生等。尤其是1型糖尿病病人停用或減少胰島素治療劑量,常可引起酮癥酸中毒。2型糖尿病病人長期大量服用苯乙雙胍,尤其肝、腎功能不佳時易誘發酮癥酸中毒;也有報道大劑量噻嗪類利尿劑誘發者。
近年來,有些患者輕信并無確切療效的治療手段或“藥物”,放棄了科學的公認的正規治療方案,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甚至停用了胰島素,更易誘發酮癥酸中毒。
3、飲食失控和(或)胃腸道疾病
在飲食方面會出現一些情況,如飲食過量、過甜(含糖過多)或不足,酗酒,或嘔吐、腹瀉等,均可加重代謝紊亂而誘發酮癥酸中毒。
4、其他應激
諸如嚴重外傷、麻醉、手術、妊娠、分娩、精神刺激以及心肌梗死或腦血管意外等情況。由于應激造成的升糖激素水平的升高,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性的增加,加之飲食失調,均易誘發酮癥酸中毒。
1、按重癥護理
確診酮癥酸中毒后,絕對臥床休息,應立即配合搶救治療。將病人置單人房間內,保持病室安靜,空氣新鮮,并備齊急救藥品和設備等便于搶救。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取側臥位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預防肺部感染。同時嚴密觀察血壓、心率、呼吸、體溫、神志、血糖、尿量、尿糖、尿酮體、血氣分析及電解質。每0.5~2小時測血壓、呼吸、脈搏一次;記出入量;每2小時查尿糖和尿酮體一次,2~4小時查血糖及電解質一次。
2、補液防止并發癥
快速建立靜脈通路,糾正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失調,糾正酮癥癥狀。在治療上降低血糖、補充堿液不宜操之過急,以免發生低血鉀、低血糖、低血滲透壓與腦水腫等并發癥;對剛停輸液的病人,晚上睡覺前應皮下注射胰島素4~8U,以防止次日清晨出現酮體。
3、遵醫囑運用正規胰島素
小劑量胰島素應用時抽吸劑量要正確,以減少低血糖、低血鉀、腦水腫的發生。
4、留置導尿護理
患者尿失禁,易污濕床單,故留置導尿,但應每日會陰擦洗,生理鹽水加上慶大霉素16萬u膀胱沖洗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