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遺傳素質
白血病不屬于遺傳性疾病,但在家族中卻可以有多發性惡性腫瘤的情況;少數患兒可能患有其他遺傳性疾病,如21-三體綜合征、先天性睪丸發育不全癥、先天性再生障礙性貧血伴有多發畸形、先天性遠端毛細血管擴張性紅斑癥以及嚴重聯合免疫缺陷病等,這些疾病患兒的白血病發病率比一般小兒明顯增高。
此外,同卵孿生兒中一個患急性白血病,另一個患白血病的機率為20%,比雙卵孿生的發病率高12倍。以上現象均提示白血病的發生與遺傳素質有關。
3、放射因素
電離輻射有致白血病作用,其作用與放射劑量大小及輻射部位有關。一次較大劑量(1-9Gy)或多次小劑量均有致白血病作用。在曾經放射治療胸腺肥大的小兒中,白血病的發生率比正常小兒高10倍。妊娠婦女照射腹部后,其新生兒的白血病發病率比未經照射者高17.4倍。
4、化學因素
苯及其衍生物、氯霉素、保泰松、乙雙嗎啉、烷化劑和細胞毒藥物等均可誘發白血病。乳腺癌、卵巢癌和肺癌化療后也易發生繼發性白血病。近年來有不少報道指室內裝修和家具、玩具污染是城市兒童白血病發病率上升的一大誘因。
1、化學治療白血病
用化學合成藥物治療疾病的方法。這些特殊的藥物可殺滅腫瘤細胞,有時稱為細胞毒藥物。化療可分為兩個階段即誘導緩解和緩解后治療,爭取用藥1~2個療程達到完全緩解,緩解后治療一般于第一次取得完全緩解之后兩周開始。但化療在治療的同時也會帶給患者很大的毒副作用,臨床上多聯合天然中藥人參皂苷Rh2有增效減毒的效果,還可以明顯逆轉化療藥物的耐藥性幫助患者完成化療過程。
2、免疫治療白血病
1、活化吞噬細胞、自然殺手細胞、傷害性T細胞等免疫細胞,誘導白細胞素,干擾素-γ;,腫瘤壞死因子-α;等細胞因子的分泌。如抗癌特殊免疫物質;幾丁聚糖;
2、誘導癌細胞凋亡。
3、與傳統的化學治療藥物(絲裂霉素、卡莫斯汀注射液等)合用,既增加藥效,又減輕化療過程中的毒副作用。
4、與免疫治療藥物(干擾素- 2b)有協同作用。
5、免疫治療的方法對于晚期的白血病患者可以起到減緩晚期癌癥患者的疼痛,增加食欲,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3、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治療
慢性期首選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如伊馬替尼)治療,建議盡早且足量治療,延遲使用和使用不規范容易導致耐藥。因此,如果決定使用伊馬替尼,首先不要拖延,其次一定要堅持長期服用(接近終生),而且服用期間千萬不要擅自減量或者停服,否則容易導致耐藥。加速期、急變期通常需要先進行靶向治療(伊馬替尼加量或者使用二代藥物),然后選擇機會盡早安排異體移植。
結語:白血病不屬于遺傳性疾病,但在家族中卻可以有多發性惡性腫瘤的情況;少數患兒可能患有其他遺傳性疾病。對于治療的方法有很多,免疫治療白血病可以減緩晚期癌癥患者的疼痛,增加食欲,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