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感冒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癥,傷風感冒和病毒性感冒,都有傳染力,但是病毒性感冒,相對來說病情比較嚴重,那么,傷風感冒和病毒感冒有什么區別?如何治療病毒性感冒和細菌性感冒?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
感冒,習慣上分為病毒性感冒和細菌性感冒。或者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病毒性感冒有: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和病毒性咽炎等。
細菌性感冒有:細菌性咽扁桃體炎。
其主要不同是致病因素不同,病毒性感冒是由于病毒所致,而細菌性感冒是由于細菌所致。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噴嚏時經飛沫傳染給別人。流感的傳染性很強,由于這種病毒容易變異,即使是患過流感的人,當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他仍然會感染,所以流感容易引起暴發性流行。
普通感冒,俗稱傷風,是由鼻病毒、冠狀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等引起,這些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經飛沫傳染給別人。普通感冒較流行性感冒傳染性要弱得多,一般人在受涼、淋雨、過度疲勞后,因抵抗力下降,才容易得病。所以普通感冒往往是個別出現,很少象流行性感冒流行時,病人成批出現。
病毒性感冒癥狀因為是人體上很多種病毒的現象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造成病毒性感冒發生的誘因是比較多的,不僅是具有受寒、或者是淋雨、過度疲勞、營養不良的現象。其實病毒性感冒癥狀還是表現為打噴嚏、鼻塞、流鼻涕、咽干、咽痛、咳嗽、聲音嘶啞等癥狀。全身表現為頭痛、渾身酸痛、疲乏無力、食欲不振,或不發熱,或低熱,或高熱、畏寒等癥狀,病程一般為3天~7天。
細菌性感冒癥狀
細菌性感冒起病可急可緩,而且全身癥狀相對病毒性感冒輕,上呼吸道癥狀,如打噴嚏、鼻塞、流鼻涕、咽干、咳嗽、聲音嘶啞等通常不明顯,但扁桃體或咽部紅腫、疼痛較突出;還有膿涕、膿痰等膿性分泌物。血常規檢查,細菌性感冒的患者白細胞計數通常都有升高。細菌性感冒通常不會在一定人群范圍內同時出現,一般都是散發的,患者身旁少有或沒有同時患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病毒性感冒的傳播途徑
通過打噴嚏、咳嗽、說話將病毒散播入空氣中,感染他人。健康人也可由于使用患者的毛巾、臉盆或餐具等感染病毒而得病。感冒發熱患者需臥床休息,注意保暖,減少活動。住所要經常通風,保持一定溫度和濕度。
多飲開水,吃清淡和稀軟的食物。發熱較高時可用冷水擦身或溫水擦身(水溫以32~34℃為宜),或30%~50%酒精擦拭頸部、腋窩、腹股溝等處,或頭枕冰袋。
病毒性感冒的治療方法
1、基本治療
治法祛風解表。以手太陰、手陽明經及督脈穴為主。主穴列缺合谷大椎太陽風池操作主穴用毫針瀉法。風寒感冒,大椎行灸法;風熱感冒,大椎行刺絡拔罐。配穴中足三里用補法或平補平瀉法,少商、委中用點刺出血法,余穴用瀉法。方義感冒為外邪侵犯肺衛所致,太陰、陽明互為表里,故取手太陰、手陽明經列缺、合谷以祛邪解表。督脈主一身之陽氣。溫灸大椎可通陽散寒。刺絡出血可清瀉熱邪。風池為足少陽經與陽維脈的交會穴,“陽維為病苦寒熱”,故風池既可疏散風邪,又與太陽穴相配可清利頭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