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晚上睡覺將頭部墊高,可減輕低血壓癥狀。
2、早上起床時,應緩慢地改變體位,防止血壓突然下降,起立時不能突然,要轉身緩緩而起,肢體屈伸動作不要過猛過快,例如提起、舉起重物或排便后起立動作都要慢些。
3、洗澡水溫度不宜過熱、過冷,因為熱可使血管擴張而降低血壓,冷會刺激血管而增高血壓。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環,或以冷水,溫水交替洗足。
4、對有下肢血管曲張的老人尤宜穿有彈性的襪子、緊身褲,以加強靜脈回流。體格瘦小者應每天多喝水以便增加血容量。
5、不要在悶熱或缺氧的環境中站立過久,以減少發病。
6、少量多餐,不宜吃得過飽。餐后不要馬上活動,可適當休息(約30-60分鐘)后再站起行走或干其它事。同時要多飲水,每日至少喝2~-升。
7、運動鍛煉可改善人體對血壓的調節,持之以恒的運動有助于減少低血壓發生,但應注意運動量不宜過大,也不可做體位變動過大的運動,以步行、慢跑、游泳等項目為宜,運動后應無氣喘,心率不超過110次/分鐘。
8、忌食生冷及寒涼、破氣食物,如菠菜、蘿卜、芹菜、冷飲等。千萬不要吃玉米等類降血壓食物!低血壓病人宜選擇高鈉(食鹽每日宜12-15克)、高膽固醇的飲食,如動物腦、肝、蛋黃、奶油、魚子等,使血容量增加,心排血量也隨之增加,動脈緊張度增強,血壓將隨之上升。
低血壓吃什么好
1、紅棗15枚去核,栗子150克,凈雞1只。雞切成塊狀,大火煸炒,后加佐料,煮至八成熟,加紅棗,栗子悶熟食之。
2、韭菜適量,搗爛取汁,每日早晨起來服1杯,常服用,可使血壓恢復正常。
3、當歸、黃芪紅棗各5O克,雞蛋4只同煮熟,吃蛋喝湯,每日早晚各1次,空腹吃。
4、栗子2OO克(去殼),豬脊肉200克,洗凈切塊,煲湯,加食鹽及味精調味服食。每周1次,連服1月。
5、鯽魚 1 條,糯米 60 克。將魚洗凈(不要去鱗)與糯米共煮成粥,每周用 2 次,連服兩月。
6、韭菜蝦仁湯。 把雞蛋磕破盛到碗里,攪勻,倒入蝦仁、淀粉、適量鹽拌好待用,清水倒入鍋里煮沸,放油,倒入蝦仁蛋液,煮至剛熟,放入韭菜,待熟后放適量鹽和香油即可食用。
結語:通過以上的介紹,大家對低血壓的相關知識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了呢?以上小編介紹了低血壓的癥狀,大家可要小心這些癥狀的發生哦,此外小編還介紹了預防低血壓的方法,大家可要牢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