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生活中,耳石癥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有些人會有過耳石癥的經歷,那你知道耳石癥的癥狀有哪些嗎?患有耳石癥的時候又該如何治療呢,導致耳石癥的原因又有哪些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耳石癥的癥狀
耳石癥學名叫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顧名思義,陣發性就是反復發作,位置性就是體位改變的時候才會發作,一般表現為左右翻身,起床,躺下或者低頭仰頭等動作,所以大部分患者都是半夜起夜或者早晨起床的時候發病。
1、發病特點:時間性及空間(位置)性。
2、眩暈特點:
(1)潛伏期:頭位改變后數秒后才出現癥狀;
(2)持續期:漸強、漸弱、短暫、可逆、疲勞;
(3)適應性:易疲勞性;
(4)互換性:躺下、坐起均有。
3、眼震特點:同眩暈特點 方向:旋轉性或水平性、向地性。
4、 眩暈患者如果表現天旋地轉,不敢睜眼,就常常會出現惡心、嘔吐,嚴重時還會有腹瀉的癥狀,這是由于植物神經反射。
5、有的人心慌、胸悶、憋氣、出冷汗,因為患者憋氣而造成拼命喘氣,二氧化碳過度排除后,出現低二氧化碳血癥,出現手腳發麻、抽筋等表現。有時癥狀表現如同暈車,也會出現惡心、嘔吐、心慌、面色蒼白等。
6、典型的表現還有體位改變后數秒出現,一般持續時間很短,大概幾秒到幾十秒。保持一個姿勢不動,很快眩暈的感覺就消失了。
耳石癥的原因
目前,耳石癥的發病因素仍不明確,它可能是一孤立的特發癥狀,也可能是由下列因素引發而來。
1、耳石病:迷路發生老化或退行性變時,橢圓囊囊斑發生變性,耳石膜上的耳石脫落再進入并沉積于半規管,三種半規管均可受累,其中后半規管多。
2、內耳供血不足:因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等因素導致內耳供血不足,橢圓囊囊斑上的膠質膜因營養障礙而變薄,耳石脫落進入并沉積于半規管。
3、頭部外傷或耳部手術:頭顱外傷后或頭部加速運動,如揮鞭樣損傷”可致本病;某些中耳手術如鐙骨手術時,可因局部壓力或鐙骨足板鑲入前庭窗或耳石撕脫而致本病發生。
4、耳部疾病:中耳乳突感染性疾病、前庭神經炎、病毒性迷路炎、梅尼埃病緩解期、外淋巴瘺、突發性耳聾合并眩暈等均可因細胞碎片的凝集或雙側前庭功能不對稱而致發病。
5、骨質疏松癥:國外研究中老年女性患者中,骨質疏松癥的發病率高達75%,而正常對照組僅為4%,由此可見骨質疏松癥與BBPV之間可能存在某些特定的聯系,其致病因素仍有待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