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勞逸適度
這是保證人體血脈調達、氣機通暢、五臟安和的重要條件。病情較輕的心律失常患者可適當的進行體力活動,避免高強度鍛煉和劇烈活動。病情較重的患者應臥床休息,或進行簡單輕微的保健運動。
4、適宜環境
適宜的生活環境可保證工作學習的正常進行,促進健康長壽。人類適宜的生活環境應有新鮮的空氣,潔凈的水源,良好的植被,充沛的陽光,室內通風良好,采光合理,物品干凈整齊。
5、合理作息
養生的基本要求是起居有常,要保證足夠的睡眠和休息。只有做到生活規律,起臥有時,才能大限度地調養神氣,提高身體抵抗疾病的能力。
6、科學飲食
飲食應因人而宜,營養全面,五味調合。就餐也要定時、定量、衛生,少食多餐并避免過度油膩、肥甘厚昧和生冷,做到戒煙限酒。適量補充益心氣、養血、養心陰的食物,如山藥、蓮子、小米、大棗、龍眼、胡桃等。
心律不齊吃什么好
1、炒馬齒莧
原料:馬齒莧500克、色拉油30克、鹽3克、味精2克、姜5克、白皮大蒜10克、香油5克。
做法:將馬齒莧根部和老葉摘去洗凈,切成3厘米長的段,入沸水鍋內焯水后撈出,瀝干水分;蒜子、姜均切末。鍋置旺火上,放入色拉油,燒至六成熱,下姜、蒜末煸香,再放入馬齒莧,加精鹽、味精翻炒均勻,淋香油,出鍋裝盤即可。
功效:馬齒莧在營養上的特點是富含鉀、胡蘿卜素、谷胱甘有為及黃酮類物質是少見的含有α-亞麻酸的植物性食品。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增強,利于保護心血管,預防心臟病。
2、棗仁粳米粥
原料:酸棗仁15克、粳米100克。
做法:酸棗仁炒黃研成細末。將粳米煮粥,臨熟下酸棗面,空腹食用。每日1~2次,1周為1個療程,可連服數個療程。
功效:養心安神,滋陰斂汗。心律失常,屬陰虛火旺型,心悸不寧,心煩少寐,頭暈目眩,手足心熱,午后潮熱,盜汗。
結語:通過以上的介紹,大家對心律不齊的相關知識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了呢?心律不齊是因為藥物作用、酸堿平衡失調、個人生活等因素導致的,所以大家要注意這些因素哦,以上小編還介紹了心律不齊吃什么好,心律不齊的患者可以嘗試著吃吃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