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疾病的發病率是越來越高了,那您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疾病的危險物嗎,平時我們應該怎樣去預防糖尿病的發生呢,又該怎樣及時的預防高血壓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疾病的危險物有哪些
癌癥第一危險物
黃曲霉素、甲醛、尼古丁等
第一類致癌物屬于明確的人類致癌物。其中,離你近的、常在你身邊出現的主要是以下幾種:黃曲霉素、甲醛、尼古丁等。
1.黃曲霉素
1毫克黃曲霉素,就是致癌劑量!它是我們所知的強的生物致癌劑。它主要隱藏在發霉的花生玉米、變質的米飯、發苦的堅果、沒洗干凈的筷子(裸筷子、漆筷子都容易開裂藏食物殘渣而產生黃曲霉素)、劣質芝麻醬中,因此如果吃到變苦的瓜子,一定要及時吐掉并且漱口,因為瓜子等堅果的苦味正是來自霉變過程中產生的黃曲霉毒素,經常攝入會增加肝癌風險。
2.甲醛
多項研究發現甲醛可誘發口腔、鼻腔、咽喉、皮膚和消化系統的癌癥。日本橫濱國立大學的研究表明,甲醛的釋放是一個緩慢而長期的過程。這一釋放期長達10~15年,會對人體造成長期的、不可逆的危害。甲醛超標的有這些:劣質仿瓷餐具、家具等。
3.尼古丁
吸煙能吸入尼古丁,香煙燃燒時所產生的煙霧中至少含有2000余種有害成分,除尼古丁外,還有苯并芘、亞硝胺、等!所以,為了生命(你和你身邊人的),遠離煙草!
特別提示:以上幾種是確認的致癌物質,但并不代表,只要你接觸了任意一個,就一定會致癌,畢竟,離開劑量和接觸時間談致癌都是空話。
糖尿病第一危險物
高碳水化合物飲食
中國傳統的飲食以五谷為基礎,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糧食越吃越細,引進越來越多快餐等,多為高碳水化合物。
一頓飽餐后,隨著營養物質的吸收,血糖值(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很快就升高了,但多數人的活動量越來越少,這些吸收的葡萄糖不能被馬上消耗掉,活躍的胰島素只能把盈余的葡萄糖儲存起來,但如果我們每天吃進去的熱量總消耗不掉,就造成了胰島素相對分泌不足,血糖值就越來越高了。身體若是長期處于這樣的狀態,便會得糖尿病。
1、控制飲食
治療糖尿病的關鍵在于控制飲食。通過飲食控制,可促進尿糖消失,空腹血糖降至正常,糾正代謝紊亂,防止各種并發癥。應根據病人體重、勞動強度測出所需主糧的量。每天主糧不高于250克。如再感覺饑餓時,可增加些既含有高纖維,又能降血糖的蔬菜量,如洋蔥、芹菜、海帶、菠菜等。蛋白質類副食品如豆制品、牛奶、瘦肉等都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