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潰瘍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基本上人人都患過,尤其是年輕人,它給我們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且還很疼,讓人們難以自已。那么,口腔潰瘍的癥狀有哪些?口腔潰瘍吃什么好?一起來看看吧。
口腔潰瘍的癥狀
口腔潰瘍,人們又稱為口瘡,是發生在口腔黏膜上的淺表性的潰瘍,它的大小不一,好發于唇、舌頭邊緣。口腔潰瘍的病因如今仍不明確,可能的誘因有不良的飲食、精神緊張、維生素或者微量元素缺乏等。那么,口腔潰瘍的癥狀有哪些?
1、輕型口瘡
初起病變處敏感或出現針尖樣大小或稍大的充血區,短期內即形成直徑在2-4mm左右,圓形或橢圓形,邊界清晰的淺小潰瘍。中心微凹陷,表面覆有一層淡黃色假膜,潰瘍周圍粘膜充血呈紅暈狀,其底捫之不硬。潰瘍數目一般為2-3個左右。潰瘍形成后有較劇烈的燒灼痛,尤以舌尖處明顯。在接觸有刺激性的食物時更甚。一般無全身癥狀。
口腔潰瘍7-10天后就可以逐漸的自愈,不留瘢痕。但是經過不固定的一段時間后又會復發。間歇期長的話可達10-20年或者更長;短的話此起彼伏,會終年不斷,讓患者非常的痛苦。
2、皰疹樣口炎
亦稱口炎型口瘡。此型除潰瘍小、數目多(可達20-30個)外,余與輕型口瘡表現相似。潰瘍散在,分布廣泛,粘膜充血明顯。有劇烈疼痛及伴有頭痛、發熱、局部淋巴結腫大等癥狀。
3、復發性壞死性粘膜腺周圍炎
為各型中嚴重的一型。潰瘍常單個發生,2個或2個以上者少見。好發于唇內側及口角區粘膜,亦可發生在舌腭弓、軟腭等部位。初起時潰瘍與輕型口瘡相同,但其直徑逐漸擴大至1-2cm,并向深層發展至粘膜腺。
潰瘍為紫紅色或暗紅色,邊緣不規則,呈瓣狀隆起,中央凹陷,狀似“彈坑”。底不平、微硬、呈小結節狀。潰瘍周圍紅暈明顯。局部有劇烈疼痛及可伴局部淋巴結腫大、發熱等全身癥狀。病程常在月余以上,長者可達1年。愈合遺留瘢痕,嚴重者可形成組織缺損或畸形。
4、白塞氏綜合征
這種也稱作眼部—口唇—生殖器的三聯征,這種疾病是一種以口腔、生殖器、皮膚以及眼部損害為基本臨床特征的全身性的疾病,而且會反復發作,甚至會影響到關節、心血管以及神經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