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氣溫突降,不少人抱怨“被冷風凍得直哆嗦”。那么只有冷才會刺激人體顫抖嗎?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不少人,尤其是兒童,在小便后會發生顫抖現象。
那么小便后為什么會顫抖呢?
大的可能是“冷”引起!
我們知道冷會讓人體的肌肉顫抖,而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在顫抖時,肌肉細胞會產生熱量,來支持人體活動和肌肉運動。
越是到冷的天氣,人體的排尿會帶走熱量,突然排尿帶走大量的熱量,大腦或獲得“冷”的信息,從而讓身體顫抖起來,補充突然流失的熱量。
所以越是到冷的天氣,排尿越容易顫抖。尤其是淋雨后、從冷的地方回到溫暖的地方,以及在寒冷環境中排尿。
所以,去一些極寒地區旅游時,當地人會提醒游客,不要在室外排尿,避免體溫下降過快。
另外,憋尿太久也會出現尿顫現象。
一些兒童、老人,以及上班的中年男性,會因為憋尿太久,突然排尿時,會將大量的尿液排出體外,此時會刺激到控制排泄的“逼尿肌”,而逼尿肌受到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控制,從而引起肌肉的顫抖。
所以,小便顫抖完全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與性功能、腎虛與否并沒有關系,不必理會。
警惕:排尿后暈厥!
首先,導致排尿后暈厥可能與憋尿太久,突然排尿,導致迷走神經受到刺激,輕則出現尿顫,而嚴重時,迷走神經也控制心跳的速度,影響心臟對大腦的供血、供氧,所以排尿后暈厥屬于大腦供血、供氧不足引起。尤其是對患有基礎性疾病的中老年人來說,屬于一件危險的事情。
其次,由于體位和血壓引起。
排尿性暈厥經常發生于男性、早晨。膀胱的突然排空,腹內壓下降,反射性引起血壓下降,大腦出現短暫的缺血、缺氧而引起暈厥。尤其是男性,采用站姿排尿,更容易發生。
預防方法:睡眠中或早晨排尿時不要過急,必要時可以采用坐姿排尿。
小便后感覺尿不凈是怎么回事?
尿不盡這種感覺偶爾會出現,如果是經常出現,那么就需要考慮為尿路感染引起,因為尿路感染會導致尿頻、尿不盡以及血尿等現象。同時,尿路感染容易復發。
這種情況,需要醫生根據病因采用抗生素或抗炎癥治療。
小便時間長是怎么回事?
除了因為喝水太多,憋尿引起的排尿時間長。其他情況下,每次排尿時間超過1分鐘,要警惕是前列腺問題。此外,還可能伴有連續性差、滴滴答答不干凈等現象。
如果這幾個問題同時出現,好是請醫生治療。
本篇文章版權歸三九養生堂所有,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