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意營養平衡,平素的飲食應供給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以利于保護胃黏膜和提高其防御能力,并促進 局部病變的修復。
4. 飲食宜軟、溫、暖.烹調宜用蒸、煮、熬、燴,少吃堅硬、粗糙的食物.進食時不急不躁,使食物在 口腔中充分咀嚼,與唾液充分混合后慢慢咽下,這樣有利于消化和病后的修復.要注意四季飲食溫度的調節, 脾胃虛寒者尤應禁食生冷食物.肝郁氣滯者忌在生氣后立即進食。
腸胃炎的癥狀
1、全身癥狀:呈慢性消耗癥狀,面色不華精神不振,少氣懶言,四肢乏力,喜溫怕冷。如在急性炎癥期,除發熱外,可見失水、酸中毒或休克出血表現。
2、消化道癥狀:常呈現間斷性腹部隱痛、腹脹、腹痛、腹瀉為本病主要表現。遇冷、進油膩之物或遇情緒波動、或勞累后尤著。大便次數增加,日行幾次或數十余次,肛門下墜,大便不爽。慢性腸炎急性發作時,可見高熱、腹部絞痛、惡心嘔吐、大便急迫如水或粘凍血便。
3、體征方面:長期腹部不適或少腹部隱隱作痛,查體可見腹部、臍周或少腹部為主,有輕度壓痛、腸鳴音亢進、脫肛。
急性腸胃炎
1.急性胃腸炎患者應臥床休息,注意保暖。
2.急性期患者常有嘔吐、腹瀉等癥狀,失水較多,因此需補充液體,可供給鮮果汁、藕粉、米湯、蛋湯等流質食物,酌情多飲開水、淡鹽水。
3.為避免胃腸道發酵、脹氣,急性期應忌食牛肉等易產氣食物,并盡量減少蔗糖的攝入。應注意飲食衛生。忌食高脂肪的油煎、炸及熏、臘的魚肉,含纖維素較多的蔬菜、水果,刺激性強的飲料、食物和調味品等。
在治療方面,應在提高生活質量、避免不良刺激、調整飲食和加強體格鍛煉的基礎上,配合一些藥物治療,可以獲得良好的效果。
1、口服抗生素:慢性胃炎特別是慢性萎縮性胃炎,當胃酸減低或缺乏,胃功能紊亂或胃內有潴留液時,細菌易於生長繁殖,使胃炎病變和癥狀加重。因此,可口服鏈霉素、慶大霉素、黃連素等抗生素,用迪樂沖劑可抑制或殺滅幽門螺旋菌,故也可選用。
2、服用胃粘膜保護劑:如硫糖鋁、蓋胃平或氫氧化鋁凝膠等,可起到保護胃粘膜、增強其抵抗力的作用,但鋁制劑不應長期服用。
3、減少膽汁返流:胃復安或嗎丁林可加速胃和十二指腸的排空,減少膽汁返流,從而避免了膽汁對胃粘膜的損害,但需注意胃復安有嗜睡等副作用。
4、老年人慢性胃炎,尤其是萎縮性胃炎患者,當上腹部癥狀加重或增多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5、中藥治療:對于慢性腸胃炎患者,多建議配合中醫藥治療。
總結:通過上文小編的介紹,相信大家對腸胃炎吃什么食物好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腸胃炎患者在平時可食用綠葉蔬菜、四棱豆、西紅柿、茄子、紅棗等食物,還可以吃瘦肉、雞、魚等食物。希望小編的介紹對大家能有幫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