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對結腸癌這個疾病感覺很陌生,四十至五十歲是結腸癌的高發年齡段,而且其中以肥胖者居然,患病男性多于女性。早期的結腸癌可以通過微創的方式來治療,但是如果是中晚期就必須通過手術來治療,那么結腸癌在術后能活多久呢?下面的文章就為大家進行介紹。
對于中晚期的結腸癌手術是常見的治療方法,但是手術只能切除腫瘤,無法徹底清除患者體內的癌細胞,也無法使癌細胞停止轉移、增長。結腸癌手術只是治療的第一步,后期還要進行化療、放療、鍛煉等治療手段以便取得更佳效果。
而這些后續的治療是否有按時、順利的進行,也影響到患者的術后生存期。常見的后續治療手段見下文。
鍛煉
手術完成出院之后,患者一旦覺得疼痛感有減輕,就應該開始身體鍛煉。可以先從輕度的鍛煉方式開始,比如太極拳或者慢走等等,這是因為如果不鍛煉腸道很容易產生粘連情況。而一旦腸道阻塞或者粘連就很可能會導致情況惡化,從而影響術后生存期。
化療
另外根據患者的情況,有些人需要在術后進行化療,主要是根據腫瘤的病理期和患者本身的體質來定的。化療可以進一步清楚體內的有害細胞,從而達到延長術后生存期的作用。
生物免疫療法
生物免疫療法為結腸癌術后如何防止轉移提供了有效的解決辦法。是一種優于手術、放療和化療的新腫瘤治療技術。以調動人體的天然抗癌能力為主,恢復機體內環境的平衡,同時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增殖,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術后轉移復發率。
這種方法是當今世界先進的治療結腸癌轉移的辦法,達到延長生命時間,控制病情惡化。
禁食
患者術后要禁食,之后逐漸進食。患者可遵醫囑靜滴深靜脈高營養液并注意水電解質的平衡。待肛門排氣后可拔除胃管,患者可先飲少量水,無不良反應后進流質飲食,逐漸過渡至半流飲食。飲食適宜進高營養易消化低渣飲食。每天都要有糧食、瘦肉、魚、蛋、乳、各類蔬菜及豆制品,但每種食物的量不要過多,這樣才能補充體內所需的各種營養。
加強心肺功能監測
由于創傷、麻醉、疼痛等因素,術后患者易出現生命體征的變化,尤其是老年人本身各器官功能減退,手術可進行吸氧,并進行心電及血氧飽和度監測,定時監測動脈血氣分析及血糖。
鎮痛
對于疼痛的患者注意觀察疼痛的部位、性質及伴隨癥狀,術后可使用鎮痛泵以緩解疼痛,不能緩解的患者可以肌注鎮痛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