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是很多朋友頭疼的問題,胃部不健康導致各種疾病出現,可以說胃病的危害是很大的,那么胃病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就讓我們看一看胃病的病因,吃什么對胃不好,怎樣養胃效果好。
如果你想要遠離胃病,那么一定要注意下面這些事情。
1、吃太飽
吃太飽不僅僅是增加體重那么簡單,有時候還可能會撐出胃病。如果吃得過飽,腸胃的負擔將會加重,從而引發消化不良。
另外,由于人體胃黏膜上皮細胞壽命較短(每2到3天就修復一次),如果上頓未消化,下頓又急于將食物填滿胃部,就容易導致胃黏膜得不到有效修復,使胃部分泌大量胃液,從而破壞胃黏膜,產生炎癥,若經常如此,就容易引起胃糜爛、胃潰瘍、甚至是胃穿孔等問題,危及生命!
2、吃太快
由于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人們為了節省時間,吃飯都是狼吞虎咽的。其實,吃飯吃太快非常不利于腸胃健康。如果吃飯太快,食物就會咀嚼得不夠仔細,從而容易損傷消化道黏膜,久而久之就容易產生慢性炎癥。
3、吃太冷
到了夏天,許多人由于沒胃口吃熱食,都喜歡吃點生冷的食物,如涼拌食物、冰凍雪糕、飲料汽水等。
人是恒溫動物,體內溫度維持在37℃左右,消化道中的大部分酶只有在接近人體體溫時催化性能好,當溫度降低時,催化性能與活力就會減弱。如果吃太多過多冷的食物則會使胃腸道溫度下降,減弱消化食物能力,導致胃痛,甚至出現惡心嘔吐的現象。
4、吃太辣
許多人都是“無辣不歡”一族,雖說適量吃點辣椒具有開胃、美容、祛濕等功效,但如果辣椒吃多了,或者吃得太辣,就容易刺激胃黏膜及潰瘍面,繼而產生胃痛,甚至是胃出血等問題。
此外,辣椒中所含有的刺激成分進入腸胃后對胃腸粘膜的刺激性很大,過多的食用辣椒,可引起胃腸粘膜過度充血,胃腸蠕動加速而產生腹痛、腹瀉。
5、吃太燙
除了脂性食物的影響,食物太燙也影響胃功能,胃腸的肌肉是平滑肌,平滑肌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冷縮熱脹,胃腸痙攣疼痛時,在腹部加溫就會緩解,因為溫度升高,平滑肌張力就減弱。吃得太燙,胃張力減弱,不利于排空。
食物加溫的目的是使之變性易于消化以及殺菌滅毒,但用不著吃得太燙,冷食更利于消化。
6、脂性食物吃太多
中國人飲食習慣多煎炒,過于油膩,當食物中含有脂肪時,胃排空時間顯著延長,脂肪的消化與吸收要靠來自胰腺的脂酶與來自肝臟的膽汁,前者分解脂肪,后者將之乳化便于脂酶分解及小腸吸收。
由于脂肪不溶于水而凝集成團,膽汁將之乳化變成更小的顆粒,為脂酶作用提供更多的表面空間,從整體效率來說,脂肪的消化吸收較慢,所以胃會逐步緩慢釋放食糜(經胃消化混合后的食物)進入小腸。
7、煙酒過度
抽煙、酗酒對身體的危害相信大家都了解,長期抽煙喝酒對胃非常不好,不但容易減弱食管下段括約肌的防御功能,造成胃食管反流或使反流癥狀加重,還可能會引發諸如食管狹窄、食管炎(黏膜糜爛)等并發疾病,甚至可能引起食管腺癌等疾病!
8、飲食不規律
胃病是吃出來的疾病,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對腸胃不好!早上不吃早餐、午飯隨便應付、晚上夜宵大吃一頓、饑飽不均等都屬于不規律的飲食習慣,若經常如此,不僅會對胃造成影響,而且還會牽連到肝、膽、腎等器官,危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