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蚊癥”有很多人聽說過這個詞,或者得過這個病。那么“飛蚊癥”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病,有什么樣的癥狀?很少有人知道。感覺眼前有“小蚊子”在飛舞的時候,不用去治療能夠自愈嗎?常見的飛蚊癥治療的方法有哪些?看本文為您介紹。
飛蚊癥能自愈嗎
準確的來說,生理性飛蚊癥不用太擔心,病理性飛蚊癥的自愈律是很低的。不過不是完全沒有可能,臨床上已經有個別的案例是可以通過自愈的方式沒有用任何治療手段而治愈了。即便如此,飛蚊癥的自愈率還是非常低的,患者也不要抱有太大的希望。
飛蚊癥的典型癥狀就是:患者會感覺眼前有黑點,并且還會跟著眼珠轉動飛來飛去。當看向藍色天空,白色墻壁等比較靚麗的背景的時候更容易發現。形狀不固定,可能是圓形或者點狀、現狀、橢圓形等。像好飛行的蚊子一直在眼前一樣。
飛蚊癥正式的名稱是“玻璃體混濁”或稱“玻璃體浮游物”,是眼睛的一種內視現象。正常情況下,眼球中的大部分是被一種維持眼球形狀的“膠狀透明物質”玻璃體所填充,外界的光線通過角膜和晶狀體,再通過這個玻璃體到達視網膜。一旦此玻璃體中因某種原因而產生“混濁”時,在明亮的背景下,面對著灰白色的墻壁或者是光線均勻的背景注視時,眼前就會出現蚊子樣、蒼蠅樣、蜘蛛網樣或線頭樣的影動。
生理性飛蚊癥無需擔心
形成飛蚊癥的原因很多,如經常熬夜用眼或長時間用眼疲勞的人,過度用眼后會使眼睛發紅,造成整個眼球出現充血狀態,這種充血通常屬于非感染性的充血,休息一下就可以緩解,但如果此時充血滲入到了玻璃體內,就很容易誘發飛蚊癥。
此外,高度近視眼患者、動過白內障手術者及其他如眼內發炎或視網膜血管病變的患者,也容易形成飛蚊癥,發病時會感到有一點兩點的影動在眼前飛來飛去,有時候看得到,有時候看不到。
當出現飛蚊癥的癥狀的時候,需要及時去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以確定是生理性飛蚊還是病理性飛蚊癥。如果是生理性飛蚊,就不是視網膜的問題,不會對視力造成影響,更不會失明,患者就不用太過緊張。
病理性飛蚊癥可能失明
臨床中,90%的飛蚊癥都是生理性的,即“好蚊子”,只有10%是病理性的,即“壞蚊子”。
若是感覺眼前出現異常閃光或“飛蚊”數量突然增多,并伴有視力下降,則必須盡快前往醫院,通常此時出現的都是“壞蚊子”。
這種病理性的飛蚊癥多由中高度近視、高血壓、糖尿病等誘發眼球內部出血或炎癥等引起。“壞蚊子”的初期癥狀就是眼前“浮游物”數量急劇增多,若放任下去,很可能會導致視網膜裂孔和視網膜脫落,甚至造成失明。
另外,玻璃體出血和外傷等容易引起眼底出血,一旦血液進入玻璃體也會出現飛蚊癥的癥狀,或感覺眼前好像拉開了一張紅色的幕布,此時,因出血量和部位不同,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視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