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肝硬化:醫學觀察發現肝癌患者中約有50%~90%的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所以肝硬化也被視為促癌因素,因此肝硬化患者應做好定期復查工作,以防止肝癌的發生。
4.食用變質食物也可誘發肝癌:研究發現霉變食物在其霉箘中會產生一種有毒代謝產物-黃曲霉素,而黃曲霉毒素是現今發現的強生物致癌物,所以對于發霉的花生、玉米、大米、薯干、蘿卜干、奶制品、豆制品等霉變食物,大家應避免食用。
5.水源污染:飲用水質的嚴重污染,是肝癌發生的重要誘因之一,尤其是污染的溝水,其次為河水,井水低。故在沒有自來水設施的鄉村,應提倡飲用井水。
6.免疫狀態:有人認為肝癌患者血漿中含有一種封閉因子,能抑制細胞免疫并保護肝癌細胞不受免疫細胞殺傷。現已證明,甲胎蛋白(AFP)就能抑制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
7.基因突變:近年來,還有人認為,環境中的突變原和病毒作用激發肝細胞分裂反應途徑的活化,引起細胞的點突變和基因易位,是加速癌細胞增殖的可能因素。
8.其他因素:營養過剩(大量營養素)或營養缺乏(如維生素A、B1缺乏)、血色病、寄生蟲感染及遺傳等,也是誘發肝癌的危險因素。
一、手術治療
(1)患者一般情況:①全身情況良好,心、肺及腎功能無嚴重損害,估計可以耐受手術:②肝功能代償良好,或僅有輕度損害,按肝功能分級屬1級;或屬Ⅱ級,經短期護肝治療后,肝功能恢復到I級;③無廣泛肝外轉移性腫瘤。
(2)下述情況可以行根治性切除:①單發的微小或小肝癌;②單發的向肝外生長的大肝癌或巨大肝癌,表面較光滑,周圍界限比較清楚,受腫瘤破壞的肝組織少于1/3;③多發性腫瘤,腫瘤結節少于3個,且局限于肝的一葉或一段內。
二、B超或CT引導下經皮穿刺腫瘤消痛治療
B超或CT引導下經皮穿刺腫瘤,行射頻、微波、冷凍或注射無水酒精治療,以及體外高頻率聚焦超聲等局部物理療法。這些方法適用瘤體較小而又不能或不宜手術切除者,特別是肝切除術后早期腫瘤復發者。其優點是:療效確切,安全簡便、副反應較小。有些患者能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三、化學藥物治療
原則上不做全身化療。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可以選用:選擇性的區域化療,如經肝動脈、門靜脈或肝隔離灌注有可能提高療效和減輕化療的毒副作用,可望提高療效。有價值的是術后選擇性的區域化療,對預防復發確實有作用,這一點已被多方證實。
四、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對一般情況好,肝功能尚好,不伴有肝硬化,無黃疸、腹水,無脾功能亢進和食道靜脈曲張,腫瘤較局限,尚無遠處轉移,又不適合于手術切除或手術后復發者,可采用放療為主的綜合洽療。
五、生物治療
生物治療主要是免疫治療。肝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已被廣泛證實,也提示了免疫治療及生物治療的可能性。生物治療雖然顯示出了良好的前景,但目前仍存在諸多困難和問題。有時雖然應用多種生物反應調節劑,幾種免疫指標也可望恢復正常,但仍不能徹底消滅癌細胞,甚至不能阻止腫瘤的發展。
總結:相信大家通過上文的閱讀已經對肝癌的早期癥狀有了一個詳細的了解,如果出現這種早期癥狀的時候,那么我們一定要及時要去醫院進行治療。同時文中也跟大家講述了哪些原因會引起肝癌的發生,這樣大家就能更好的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