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對于痛風這一疾病很多朋友都不陌生,痛風雖然不致命,但其發作時的疼痛會讓人難以忍受,今天就讓我們看一看痛風的癥狀、痛風的原因、痛風怎么預防、痛風的治療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哦。
痛風的癥狀
如果你總是出現下面這些癥狀,那毫無疑問,這是痛風所導致的,此時一定要積極就醫治療。
1、無癥狀期血清尿酸鹽濃度隨年齡而升高,又有性別差異。這一階段主要表現為血尿酸持續或波動性增高,從血尿酸增高到癥狀出現時間可長達數年至數十年,只有在發生關節炎時才稱為痛風。
2、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此為痛風具有特征且多見的癥狀,起病急驟,在數小時之內受累關節即可出現明顯的紅腫、熱痛,常于夜間發作,因關節劇痛而醒,關節局部因疼痛不能觸摸,甚至不能蓋床單,活動受限。以足部第一跖趾為較好發部位,其次為手足的其他小關節、踝、膝、腕、肘、肩關節。初期多為單關節病變,兩側交替發生,后期可為多關節病變,同時或先后出現。暴飲暴食、飲酒過量、勞累、感染、外傷、手術、創傷、關節周圍受壓,鞋履不適等均可為誘發因素。急性發作癥狀多持續一周余,然后逐漸緩解。關節局部紅腫消退后,可有皮膚發癢、脫皮、色素沉著。發作期全身癥狀可有發熱、乏力、心率加快、頭痛等。
3、痛風間歇期痛風間歇期是指兩次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的間期,短則數周,長則數十年。偶爾一些患者第1次急性關節炎后再無發作,多數為由長至短。間歇期病情相對平穩,亦稱為靜止狀態。部分患者可有原受累關節活動后不適,休息后可緩解。仍可有高尿酸血癥,受飲食及治療情況影響,血尿酸水平不穩定。
4、慢性砂礫性痛風長期高尿酸血癥未能糾正,尿酸鹽結晶可廣泛沉積于關節軟骨、滑膜、韌帶、皮下、腎臟,逐漸形成尿酸鹽結石,重則影響沉積組織的生理功能。其中部分已形成的結石尿酸得到控制后,尚能消融,縮小,甚至完全消失,此為痛風性結石較為特殊的轉歸。
5、皮下痛風石結節由尿酸鹽結晶沉積于皮下形成,好發于耳輪、關節周邊(趾、指間關節,膝關節,肘關節,腕關節等),結節大小不等,芝麻大小至1~2厘米大結節,邊界不規則,質硬,表淺部位呈黃白色。與周邊組織界限分明的結節,無觸痛,但如合并細菌感染,可有周邊組織紅腫、壓痛,多有破潰口。針刺取出結石成分或破潰分泌物鏡檢為尿酸鹽結晶。
6、慢性痛風性關節炎反復多次急性關節炎發作引起的關節組織纖維化及痛風石在關節軟骨、滑膜、韌帶的沉積,使病變關節逐漸破壞變形,失去運動功能。趾、指間關節,踝、膝、腕關節易受累。
痛風讓人生不如死,那么它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
痛風的原因
1、性別因素
男人比女人易患痛風,男女發病比例為20:1。而且,女性患痛風幾乎都是在絕經以后,這可能與卵巢功能的變化及性激素分泌的改變有一定的關系,這是引起痛風的病因之一。
2、肥胖過度
肥胖過度也是導致痛風疾病的具體病因之一,肥胖的中年男性易患痛風,尤其是不愛運動、進食肉類蛋白質較多、營養過剩的人比營養一般的人易患痛風。
3、年齡因素
年齡大的人比年輕的人易患痛風,發病年齡約為45歲左右。不過,由于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營養過剩,運動減少,痛風正在向低齡化發展。現在30歲左右的痛風患者也很常見。所以引起痛風的原因包括年齡因素。
4、職業因素
另外痛風的出現也和職業因素有一定的關系,如企事業干部、教師、私營企業主等社會應酬較多和腦力勞動者易患痛風。
痛風是一件讓人很難受的疾病,我們在生活中要以預防為先
痛風怎么預防
1、痛風的預防首先是要多飲水,少喝湯,血尿酸偏高者和痛風患者要多喝白開水,少喝肉湯魚湯雞湯火鍋湯等。白開水的滲透壓有利于溶解體內各種有害物質,多飲白開水可以稀釋尿酸加速排泄,使尿酸水平下降,湯中含有大量嘌呤成分,飲后不但不能稀釋尿酸反而導致尿酸增高;
2、痛風患者要多吃堿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痛風患者本身有嘌呤代謝紊亂尿酸異常,如果過多吃酸性食品會加重病情,不利于康復,而多吃堿性食物能幫助補充鉀鈉氯離子,維持酸堿平衡。因素對于痛風的預防也是很重要的。
3、痛風的預防還要多吃蔬菜,少吃飯,多吃菜有利于減少嘌呤攝入量,增加維生素C,增加纖維素、少吃飯有利于控制熱量攝入,限制體重減肥降脂,也是痛風預防的主要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