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膽結石,先給大家分享身邊的一則小故事。身邊有一位關系不算親近的女性朋友,在一次聊天中,她告訴我,她得膽結石的經歷。
平時總是覺得腹部痛,一直當做是胃病,有時疼起來只能用住桌角來止痛,后來覺得這問題有點嚴重了,才就診。
終醫生告訴她是膽囊結石,而且還說吃藥純屬浪費錢,因為膽結石太大,數量也多,建議手術。終整個膽囊都被摘除了。后醫生還告訴她,她得膽結石與喝水少有一定關系。
通過身邊這則小故事也告訴我們:有病,別忍著,看醫生才是首要工作。
疼痛,一般是膽結石的常見癥狀,發生于上腹部、右上腹,嚴重時疼痛會累及右側下面一根肋骨、肩膀、后背等。尤其在食用油膩、高脂肪、高蛋白質食物之后,疼痛會加劇。同時會伴有惡心、嘔吐。
隨著膽結石的發展,也可能出現黃疸、發燒、噯氣、胰腺炎等表現。
那么我們的身體會出現膽結石呢?
其實這就要從膽結石的形成過程考慮了,膽結石的形成需要有膽汁成分的析出、沉淀、聚集和增長。
首先,膽汁中含有膽固醇和鈣,當這兩種成分中的任何一種出現飽和,都有可能出現膽汁析出現象。
其次,高濃度的鈣和膽固醇會從膽汁中聚集,形成解痙、沉淀。
后,當沉淀物附著在膽囊內壁,一旦膽汁濃度過高,就會有更多的結晶附著在沉淀物上,形成了一個,甚至多個膽囊結石。
為什么10種人容易得膽結石呢?
不愛喝水的人
根據媒體報道稱,在臨床的觀察和流行病學的調查中,膽結石、腎結石、尿路結石都與喝水量少有一定關系。
如果你能從年輕時就保持一個良好的喝水習慣,患結石風險會降低很多。
愛吃素的人
僧人死后火化,容易出現舍利子。有人推測與僧人長期素食,攝入太多的纖維素、礦物質有關。這僅僅是推測,但長期吃素確實對膽囊不利。
維生素A、E屬于脂溶性物質,長期吃素,會導致體內脂肪、油脂含量不足,繼而導致維生素A、E以及其他脂溶性維生素的缺乏。
當維生素A、E缺乏時,膽囊內壁上的細胞容易脫落,進入膽汁,高濃度的膽固醇、鈣借機形成結晶、結石。
其實吃素是可以的,但不能全素,一周一天素食,或一天一頓素食即可。
愛吃甜食的人
甜食,必然會含有很多糖分,糖吃多了,胰島素就會大量分泌。而胰島素分泌后,會促使血液循環中的糖進入肝細胞、脂肪細胞,促使脂肪、膽固醇、蛋白質的合成。
這樣間接導致膽汁中膽固醇濃度增加,促使結石形成。
此外,暴飲暴食、不愛運動、飯后吃零食,這三類人,也屬于膽結石的易發人群。
因為,這三類人不僅胰島素分泌紊亂,促使膽汁中膽固醇較高,還因為營養過剩,導致肥胖、胰腺炎、血脂高等問題。同樣增加膽結石風險。
沒時間吃早餐的人
有數據稱,在膽結石患者中約有90%的人,存在不吃早餐,或偶爾吃早餐的習慣。
不管這個數據真假與否,但不吃早餐,容易導致膽囊內膽汁濃度增高,增加膽結石發生風險。
孕媽
懷孕或經過多次懷孕的女人更容易得膽結石。一方面是因為孕期豐盛的飲食習慣,另一面是由于懷孕后膽道功能紊亂,容易發生膽汁淤積,增加膽囊結石發生風險。
據媒體報道的數據顯示,大約80%的孕婦有出現膽結石的風險,其中大約10-20%的孕婦會真正出現膽結石。
后,有膽結石家族遺傳的人、長期吸煙飲酒的人,也是膽結石的潛在患者。對照這些人群看一看,是不是也有你?
本篇文章版權歸三九養生堂所有,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