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這兩個字所得十分輕巧,但給人帶來的傷害是巨大的,每年死亡的人中,有很多都是因為猝死而離世的,日前,中遠老總也因猝死而離世,可說是再一次給人們敲響了警鐘。今天就讓我們看一看猝死的定義,猝死的原因,猝死的前兆以及預防猝死的方法。
猝死歲讓我們都知道是突然死亡的意思,但對于猝死的定義并不是特別清晰,讓我們看一看猝死的定義吧。
猝死的定義是“平素身體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為猝死。”猝死是突然發生的,其發生時間是不可預料的,也就是說患者并沒有出現即將死亡的征兆,故沒有人認為該患者將要死亡,但死亡偏偏發生了。因此,凡能預料的死亡都不屬于猝死。
猝死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1、噎食性猝死
噎食性猝死是指老年人咀嚼功能差,吞咽反射不敏感,在飲酒后反應更為遲鈍,所以在進食、飲酒時常會發生“噎食”。大塊食物團塊可阻塞氣管,引起窒息死亡。這種死亡常突然發生,病人無法言語,常用手指著喉部,隨之臉面發紫,兩眼上翻,猝然傾倒。
2、中風性猝死
中風性猝死從發病時到死亡可達數小時甚至是1天,經常出現止血量多、出血速度很快,導致生命中樞部位出現問題的出血性中風。
也可見于范國大、累及重要部位的缺血性中風。有冠心病心房顫動,伴有左心房血栓形成者,一旦血栓脫落進入腦循環,造成多發性腦梗塞,便發生猝死。原有中風病史、腦軟化者,再度中風也易發生猝死。
3、肺源性猝死
肺源性猝死是指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病人,可因為夜間嚴重低氧血癥:呼吸性酸中毒而猝死,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患者,如過量使用止喘氣霧劑,可引起支氣管痙攣收縮,出現窒息缺氧,導致猝死。長期臥床不起的老人,因體弱無法用力咳嗽排痰,可致痰栓阻塞氣道,在繼發肺部感染時更為加重,從而導致肺源性猝死。
4、臟性猝死
心臟性猝死,是由各種心臟原因所引起的、以急性癥狀開始1小時內驟然意識喪失為前驅的自然死亡。冠心病為多見。有些人可以無心絞痛及其他心臟癥狀,冠心病隱匿存在,猝死為早表現。不少所謂“健康者”猝死,即是這種情況。而高血壓病累及心臟,引起左心室肥厚者,也易發生猝死。另外,吸煙、肥胖、糖尿病和生活方式也與猝死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猝死的前兆
1、口唇發紫、憋氣
長時間站立或者工作的人,血液循環會出現問題,當疾病發作時,不僅會導致疼痛出現,還會導致憋氣的情況,同時因為血氧下降,人的口唇還會出現發紫的現象。
2、重度的血壓上升
主動脈夾層患者的發病預兆疼痛劇烈,并在疼痛時還出現重度的血壓上升癥狀。
3、疼痛
在猝死的發病預兆信號中,疼痛時易被人感知與發現的,若胸部突然劇烈、緊縮、壓榨性的疼痛,還透不過氣,一定不要忽視。冠心病是日常猝死率高的,冠心病包括心梗與心絞痛,而胸痛是冠心病典型的癥狀,通常發生在胸骨后方,或是不知道哪疼,重點是悶痛。
4、過度出汗
沒有運動,而在腳掌、手心、頭皮、后背或頸子等有大量出汗的癥狀,需警惕是心臟病的預警信號。過度出汗可能是心梗的預警信號。
5、潛在病因
如是否有易形成血栓的病史。如某位骨折病人,在某段時間被限制運動,他便易引發靜脈血栓,當靜脈血栓一掉下來,就易引發肺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