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可以從大便中知道身體健康狀況,那么你知道一天排便幾次是正常的呢,腸胃信號會隨時告知我們的身體健康狀況,有時候排便次數多了也是癌癥的前兆,直腸癌的癥狀有哪些呢,直腸癌的病因是什么呢嗎,下面隨著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一天排便幾次是惡癌征兆
大腸息肉都會癌變嗎?
息肉其實分為腫瘤性和非腫瘤性,腫瘤性息肉多指腺瘤,特別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如果家族中一個人確診,其他成員應進行相關檢查并盡早治療,以防癌變。
但即便是腺瘤發展到癌一般需要5~20年,而且癌變幾率與腺瘤大小、數目、病理類型、部位,以及患者年齡性別相關。非腫瘤性息肉則指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基本不會發生癌變,但也要盡早切除。
結直腸癌的病因
結直腸癌的發病與很多因素,如飲食習慣、遺傳,結腸炎癥等有關。
1、飲食因素:如高脂肪低纖維飲食;動物蛋白、食物中亞硝胺及其衍生物含量高;攝入酒精;油炸食品;維生素A、C、E及微量元素硒缺乏等。在大腸癌發病中飲食因素被認為是極為重要的因素。
2、大腸的某些良性病變: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大腸腺瘤、家族性結腸腺瘤病、血吸蟲病、大腸息肉等。
患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超過10年者發生結腸癌的危險性較一般人群高數倍,這是因為,腸道內的反復炎癥,對腸道粘膜細胞是一種慢性刺激,這種刺激久而久之就會導致粘膜細胞的生長失去控制,發生惡變。
患有大腸息肉的病人也是一樣的,他們出現大腸癌的機會是非常的大,并且是沒有息肉者的22倍,這是因為息肉本身雖然是良性的,但是不能保證息肉不會出現惡變的情況。
3、遺傳因素:據估計約20%的大腸癌病人中遺傳因素可能起重要作用,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是常見的遺傳性大腸癌。研究發現,大腸癌患者的子女患大腸癌的危險性比一般人高2-4倍,約10%-15%的大腸癌發生在一級親屬中有大腸癌病史的人群中。
4、職業因素與衛生習慣:缺少體力活動可增加患結腸癌的危險性。但一般不認為大腸癌是一種職業病。
結直腸癌的癥狀
1、便血
便血是結直腸癌中明顯的一個癥狀之一,情況不嚴重的只是少量出血,并且是經過試驗才能確診是有少量出血的情況,而情況嚴重的人群就會出現有粘液血便、粘液膿血便或鮮血便,這種情況也是經常被認為是痔瘡而耽誤的時機,因為癌癥出現的位置不一樣,所以出血量和性狀也不相同,長期出血也會出現生繼發性貧血。
2、腹痛
部分病人以定位不確切的持續隱痛為首發或突出癥狀,部分病人僅腹部不適或腹脹感。當大腸癌合并糜爛、梗阻或繼發感染,由于相應的腸段蠕動增加和痙攣,可出現明顯腹部絞痛。有些病人表現為典型的不完全性腸梗阻性腹痛,即疼痛為陣發性絞痛,持續數分鐘,自覺有氣體竄過疼,接著有排氣,然后疼痛突然消失,當這種癥狀出現在老年人時,應首先考慮大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