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鱗癌是一種對身體健康威脅很大的疾病,我們平時生活中很少聽說,有很多朋友對這種疾病不是很了解。那么,什么是肺鱗癌呢?它有哪些癥狀?治療方法有哪些?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什么是肺鱗癌
肺鱗癌又叫做肺鱗狀上皮細胞癌,它包括梭形細胞癌,這是比較常見的類型。肺鱗癌大多是老年男性,和吸煙有很大關系。
肺鱗癌以中央型肺癌多見,并有胸管腔內生長的傾向,肺鱗癌早期常引發支氣管狹窄,或阻塞性肺炎。肺鱗癌生長緩慢,轉移晚,手術切除機會較多,5年生存率較高,肺鱗癌對放療、化療不如小細胞未分化癌敏感。
發熱
以此首發癥狀者占20%~30%。肺鱗癌所致的發熱原因有兩種,一為炎性發熱,中央型肺癌腫瘤生長時,常先阻塞肺段或支氣管開口,引起相應的肺葉或肺段阻塞性肺炎或不張而出現發熱,但多在38℃左右,很少超過39℃,抗生素治療可能奏效,陰影可能吸收,但因分泌物引流不暢,常反復發作,約1/3的患者可在短時間內反復在同一部位發生肺炎。
咳嗽
咳嗽是很常見的,有35%~75%的患者的首發癥狀是咳嗽。肺鱗癌導致的咳嗽一般是和阻塞性肺炎、胸膜侵犯、支氣管黏液分泌的改變等有關。
對于吸煙或患慢性支氣管炎的患者,如咳嗽程度加重,次數變頻,咳嗽性質改變如呈高音調金屬音時,尤其在老年人,要高度警惕癌變的可能性。
痰中帶血或咯血
痰中帶血或咯血亦是肺癌的常見癥狀,以此為首發癥狀者約占30%。由于腫瘤組織血供豐富,質地脆,劇咳時血管破裂而致出血,咳血亦可能由腫瘤局部壞死或血管炎引起。
咳血的特征為間斷性或持續性、反復少量的痰中帶血絲,或少量咯血,偶因較大血管破裂、大的空洞形成或腫瘤破潰入支氣管與肺血管而導致難以控制的大咯血。
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