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其他
腫瘤晚期病灶浸潤壓迫髂血管可引起同側下肢水腫疼痛;病灶浸潤壓迫輸尿管引起同側腎盂、輸尿管積水,甚至導致腎萎縮;持續出血可導致繼發貧血;長期腫瘤消耗可導致消瘦、發熱、惡病質等全身衰竭表現。
1.無排卵
如伴有無排卵型或黃體功能不良的功能性子宮出血者,長期月經紊亂,使子宮內膜持續受雌激素刺激,無孕酮對抗或孕酮不足,子宮內膜缺少周期性改變,而長期處于增生狀態。
2.不育
不育。患內膜癌的危險性顯著升高,在子宮內膜癌患者中,約15%~20%的患者有不育史,這些患者因不排卵或少排卵,導致孕酮缺少或缺乏,使子宮內膜遭到雌激素持續性影響,妊娠期間胎盤產生雌,孕激素,使子宮內膜發作相應的妊娠期改變;哺乳期,因為下丘腦和垂體的效果,使卵巢功能暫時處于按捺狀況,使子宮內膜免于受雌激素影響,而不孕者,尤其是因無排卵引起的不孕,使子宮內膜長時間處于增生狀況。
3.肥胖
肥胖,尤其是絕經后的肥胖,明顯地增加了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絕經后卵巢功能衰退,而腎上腺分泌的雄烯二酮可在脂肪組織內經芳香化酶作用轉化為雌酮,脂肪組織越多,轉化能力越強,血漿中雌酮水平也越高,雌酮是絕經后婦女身體中主要的雌激素,子宮內膜是雌激素的靶器官,子宮內膜長期受到無孕激素拮抗的雌酮的影響,可導致內膜由增生到癌變,某些基礎研究也指出,如增加了雄烯二酮到雌酮的轉換,也就增加了內膜由增生到癌變的發生率,有人統計,按標準體重,超重 9~23kg,患內膜癌的危險性增加了3倍,如超重>23kg,則危險性增加10倍。
一般將肥壯-高血壓-糖尿病。稱為子宮內膜癌三聯征,北京醫科大學榜首隸屬醫院婦產科于1970~1991年共收治以手術為首要醫治的子宮內膜癌患者153例,其間20%伴肥壯,44.4%患高血壓,11.1%患糖尿病,其實,高血壓與糖尿病與子宮內膜癌并無直接關系,肥壯,高血壓和糖尿病可能都是由于下丘腦-垂體-腎上腺功用失調或代謝反常所形成的結果,一起,垂體促性腺功用也可能不正常,形成無排卵,無孕激素排泄,使子宮內膜長時間遭到雌激素的繼續刺激,有人以為,絕經前的肥壯,特別從年輕時就肥壯者也是內膜癌的高危要素,由于肥壯者常伴有相對的黃體期孕激素排泄缺乏,或一起伴有月經不調乃至閉經。
4.晚絕經
據有關報道,絕經年齡>52歲者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是45歲以前絕經者的1.5~2.5倍,晚絕經者后幾年并無排卵,只是延長了雌激素作用時間。
初潮晚(初潮延遲)對子宮內膜癌是個保護作用,尤其對絕經前的婦女,初潮晚可使內膜癌的危險性減少50%,初潮延遲可以減少雌激素對子宮內膜持續性的刺激作用。
5.多囊卵巢綜合征
在40歲以下的內膜癌的患者中,大約19%~25%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征,多囊卵巢綜合征的患者卵巢濾泡持續時間長,但不能成熟而達到排卵,使子宮內膜處于持續的雌激素刺激之下,缺乏孕酮的調節和周期性內膜脫落,導致內膜發生增生改變,多囊卵巢綜合征的患者體內雄激素水平也增高,比一般人約增高3~4倍,而雄激素可轉化為雌酮,導致內膜增生或增殖癥,進而可發生不典型增生甚至子宮內膜癌,患多囊卵巢綜合征的女孩,以后發生內膜癌的可能性是正常月經同齡女孩的 4倍。
6.卵巢腫瘤
產生雌激素的卵巢腫瘤,如顆粒細胞瘤和卵泡膜細胞瘤,約25%的純泡膜細胞瘤并發子宮內膜癌。
結語:子宮內膜癌出血的原因是有很多的,上文中小編也為大家介紹了一些。引起子宮內膜癌的原因也有很多,可能是肥胖、不育、無排卵、晚絕經、多囊卵巢綜合征等癥狀導致的。所以女性朋友們一定要注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