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癌大家都有些了解,一般來說,到了晚期治療的難度就更大。晚期的患者身體情況都不是很好。那么,結腸癌晚期有什么癥狀呢?晚期怎么治療呢?手術后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結腸癌晚期的癥狀
在結腸癌的早期基本沒有什么癥狀,到中晚期的時候會出現消化不良和腹脹的現象。之后還會有腹痛、黏液便或黏血便。
腫瘤潰爛、失血、毒素吸收后,常出現貧血、低熱、乏力、消瘦、下肢水腫等癥狀。如出現腹脹、腹痛、便秘或不能排便,體檢見腹部膨隆、腸型、局部有壓痛,聽診聞及腸鳴音,提示可能出現不全性或完全性腸梗阻。
若腫瘤與網膜、周圍組織浸潤粘連,形成不規則包塊。晚期可出現黃疸、腹腔積液、水腫等肝、肺轉移征象,惡病質,鎖骨上淋巴結腫大等腫瘤遠處擴散轉移的表現。結腸癌部位不同,臨床表現不同,分述如下。
右半結腸癌
右半結腸腔大,糞便為液狀,癌腫多為潰瘍型或菜花狀癌,很少形成環狀狹窄,不常發生梗阻。若癌腫潰破出血,繼發感染,伴有毒素吸收,可有腹痛、大便改變、腹塊、貧血、消瘦或惡液質表現。
左半結腸癌
左半結腸腸腔細,糞便干硬。左半結腸癌常為浸潤型,易引起環狀狹窄,主要表現為急、慢性腸梗阻。
包塊體積小,既無潰破出血,又無毒素吸收,罕見貧血、消瘦、惡液質等癥狀,也難捫及包塊。結腸癌往往有器官轉移,遠處轉移主要是肝臟。淋巴轉移一般由近而遠擴散,也有不按順序的跨越轉移。
癌腫侵入腸壁肌層后淋巴轉移的幾率更多。結腸癌癌細胞或癌栓子也可通過血液轉移,先到肝臟,后達肺、腦、骨等其他組織臟器。
結腸癌也可以直接浸潤周圍的組織和器官,會脫落在腸腔之內,還可以種植在別的黏膜上。若是播散至全腹,可能會引起癌性腹膜炎。
結腸癌晚期治療方法
化學藥物治療
大腸癌根治術后,仍有約百分之五十的患者病例復發和轉移,主要是手術前未能發現隱匿轉移灶或術中未能將病灶完全切除。這也是治療大腸癌好的方法。
若有腹痛等癥狀應及時到醫院排查,在日常飲食上一定要注意衛生,合理的安排休息時間。
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一般都是手術和化療的附加手段,用來減少腫瘤復發幾率。這也是腸癌治療當中比較常見的。
外科治療
唯一能徹底治療此病的方法是早期切除癌腫。探查中如發現已有癌轉移,但病變腸曲尚可游離時,原則上即應將大腸癌切除,以免日后發生腸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