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炎和結腸癌都是比較常見的疾病,我們在生活當中多少會聽說一些。但對于這兩種疾病都不是很了解。那么,結腸炎和結腸癌有什么區別呢?結腸炎有什么癥狀呢?結腸炎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潰瘍性的結腸炎又叫做非特異性潰瘍結腸炎,這是發生在人體直腸和結腸的疾病。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等,常常有大便的感覺但排便后感覺不凈,嚴重的人會有貧血、消瘦的癥狀,和結腸癌有相似的地方。
結腸癌在腸壁上形成腫塊,造成不同程度的腸梗阻,糞便的積存刺激腸壁引起腹瀉,腫瘤侵犯血管或潰破造成便血,這些癥狀與潰瘍性結腸炎相似,應注意鑒別診斷。
二者的區別在于:結腸炎病人,腹痛后欲大便,排便后疼痛緩解,想大便的感覺隨之解除,每次均能排除糞便,糞便中可能混有黏液和濃血,一般無明顯的梗阻現象,如腹脹不放屁。
而結腸癌病人,膿血、黏液與糞便不相混合,而是粘附在糞便表面,腹部墜脹,排便后便以不會明顯減輕,排便不凈,疼痛多在晚期出現。潰瘍性結腸炎應積極治療,少部分有癌變的可能。
大量便血
這是指在短時間內有大量的腸出血,還伴隨有脈搏增快的現象,可能還有血壓降及血色素低,這需要輸血治療。
腸狹窄
臨床一般無癥狀,嚴重時可引起腸阻塞,在本病出現腸狹窄時,要警惕腫瘤。
腸穿孔
皮質激素的應用被認為是腸穿孔的一個危險因素。
中毒性擴張
這是本病的一個嚴重并發癥,多發生在全結腸炎的人,死亡率可高達44%,易并發腸穿孔。
結腸癌
約5%病例發生癌變。
腹瀉
結腸炎早期的癥狀主要就是腹瀉,這種癥狀會反復發作,大多是由于情緒激動、飲食不當或者是疲勞過度誘發。
腹痛
輕度病人無腹痛或僅有腹部不適。一般有輕度至中度腹痛,系左下腹陣痛,可涉及全腹有能一便意一便后緩解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