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是女性朋友會患上的一大可怕的疾病,那么宮頸癌前病變能治好嗎?為什么會患上這個疾病呢?宮頸癌的預防方法有哪些呢?宮頸癌是怎么引起的?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
宮頸癌前病變能治好嗎
一旦確診為宮頸癌前病變,一定要提高重視。但同時也要注意不能過于緊張,要在戰略上藐視它,戰術上重視它”,即查即治、做好復查和預防可以很好的控制它。
宮頸癌前病變醫治是病人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據研討,CIN1病人有挨近60%自然反轉的時機,所以假如病灶不是太大,只需親近隨訪或部分物理醫治,如電灼、激光和微波醫治就已經滿足,這種醫治只需在婦科門診完結,醫治進程根本無痛苦。對CIN2/3病人可通過部分切除法醫治,常用的有子宮頸電環切除術(LEEP)、子宮頸錐形切除術,通過部分切除病灶,既保留了生孩子功用,又能到達滿足的醫治作用。像子宮頸電環切除這種手術只需在部分麻醉下實施,大概5~10分鐘便完結,手術后也許會有一段時間的陰道排液,4~6周手術創傷便愈合,手術后3個月可恢復夫妻生活。
宮頸癌前病變不可怕,早發現早治療,治愈率甚至可以達到100%。專家建議女性朋友們在21歲或有三年性行為后開始進行子宮頸癌篩查直至65歲結束,每年一次子宮頸細胞學刮片檢查。宮頸癌前病變及時檢測診斷,施以合理治療,就能達到預防子宮頸癌的目的。
宮頸癌前病變的病因
宮頸癌是婦科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全球范圍內,每年約有20多萬女性死于宮頸癌。宮頸癌前病變的起因至今尚不明確,目前認為是多因素協同綜合作用的結果,包括以下幾點:
一、不當的性生活
沒有性生活的女人。一般不會患上宮頸癌,越早有不妥的性生活,往后便越簡單引起宮頸癌。性紊亂(包含男、女兩邊)、初次性交年紀小,婚產要素、宮頸糜爛、病毒感染 (HSV-2,HPV)等為宮頸癌的高危要素。國外報道15歲曾經開端性生活或有6個以上性伴侶者,宮頸癌的發病風險增加10倍。一起,男性包皮垢中的膽固醇經細菌作用后可轉變為致癌物質,這也是致使宮頸癌的主要誘因。
二、HPV 感染
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 (HPV) 傳染是引起宮頸癌的主要要素。90% 以上的宮頸癌病人伴有高危型 HPV 傳染。當 HPV 傳染持續存在時,在吸煙、運用避孕藥、性傳播疾病等要素效果下,可誘發宮頸癌。這個進程是綿長的,也就是說從HPV傳染發展到癌前病變即CIN需求相對長的時刻,而從CIN發展到癌相同也需求較長的時刻,守時查看能夠在其還沒有發生癌變時發現并及時醫治。
三、宮頸炎癥和荷爾蒙分泌異常
若有長期的宮頸損傷、破皮、糜爛、發炎,都可能轉變為早期的宮頸癌細胞。有調查顯示,黃體素(女性的一種荷爾蒙 )分泌異常會改變子宮頸上皮細胞的穩定性,使其發生不正常的變化,導致宮頸癌細胞的發展。
宮頸癌的預防
1.婦科普查不容忽視
宮頸癌盡管很風險。可是它也是對比簡單前期發現和醫治的疾病。從前期的炎癥到惡性的癌變大概需求6到8年的時刻,假如能夠好好的把握這段時刻,用現代醫學的手段是能夠徹底把癌癥查看出來的,及時采取相應的辦法,保證女人從頭過上健康日子的。
根據研究顯示,宮頸癌開始的一期狀態,治愈率可以達到80%到90%,二期時是60%到70%,進入三期還能有40%到50%,但發展到四期只有10%了,所以,定期檢查,及時治療是非常重要的。宮頸癌在早期幾乎沒有身體上不適的感覺,但到有不規則出血的情況出現時一般已到宮頸癌的二期了,危險性增大了很多。所以,女性朋友需要每年做一次婦科體檢,盡早發現癌變的產生,為治療爭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