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對于腸癌的治療是越早越好,到了晚期治療起來十分困難。但早期一般沒有什么明顯的癥狀,因此,及時發現很重要。那么,早期腸癌自檢方法有哪些?早期有什么癥狀,腸癌早期應該怎么治療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早期腸癌自檢方法
早期癥狀
一般早期的腸癌癥狀是不明顯的,常見的就是腹痛腹泄、便血等,比較容易和其他病癥混淆,因此,早期的檢查很重要。
肛門指檢
直腸是大腸癌常見得發病部位,肛門指檢可發現距肛門7-8cm之內得直腸腫瘤,并且操作簡便、不必設備,具有經濟有效得優點。
在漏診得直腸癌中,80%第一次就診沒有進行肛門指診。我國直腸癌得病例仍占大腸癌得50%以上,且中低位得直腸癌比例高。因而在臨床工作中要比較特殊的是重視直腸指診,爭取早期發現。
大便潛血試驗
早期大腸癌以及癌前病變在臨床上沒有明顯得臨床表現,但腫瘤組織得壞死和表面粘膜充血,會使糞便中混有肉眼難以察覺得血液。
大便潛血試驗已是成為監測大腸癌得有價值得方法之一,并地到不斷得發展。
結腸鏡檢查
全結腸鏡檢查是檢查大腸癌有效得方法,能檢出95%-99%得大腸癌,而且在進行結腸鏡檢查時,不僅能發現腺瘤,還能進行預防性切除,因而可大大降低大腸癌得發病幾率。
但由于費用較高、患者痛苦大,且可發生結腸穿孔等并發病,目前還不能作為大腸癌普查篩選工具,而更適用于初步篩選后得進一步檢查。
便血
便血是腸癌早出現的癥狀,也是常見的,有些人只是少量的出血,嚴重的會有粘液血便、粘液膿血便等,比較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
腹痛
部分病人以定位不確切的持續隱痛為首發或突出癥狀,部分病人僅腹部不適或腹脹感。當大腸癌合并糜爛、梗阻或繼發感染,由于相應的腸段蠕動增加和痙攣,可出現明顯腹部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