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轉移和復發病人的治療
1.局部復發的治療
如果局部復發病灶范圍局限,且無其他部位的復發、轉移時,可予手術探查,爭取切除。既往未行盆腔放療的患者,盆腔內復發病灶采用放射治療,可暫緩解疼痛癥狀。
2.肝轉移的治療
近年來不少研究證實直腸癌肝轉移的手術切除效果不是原來想象的那樣悲觀。直腸癌患者發生肝轉移,不論是與原發灶同時存在,還是原發灶切除后才發生的,若肝轉移灶能被徹底切除,則可提高生存率。凡屬單個轉移灶,可行肝段或楔形切除。如為多個肝轉移灶而不能手術切除者,可先全身化療,使腫瘤縮小到能手術切除的時候再行切除,可達到同樣的效果。對部分患者而言,即使強烈化療也不能使肝轉移瘤縮小至能手術切除的程度,則行姑息性化療。
無手術切除機會的患者,采用全身化療。如果有轉移部位導致的疼痛、出血梗阻等,則可采用相應的姑息治療措施,如放療、止疼藥、造瘺術等。
1、便隱血檢測:又稱便潛血檢測:,用于各種消化道出血性疾病,尤其是大腸
2、直腸指檢約90%的直腸癌,尤其是直腸下段癌、僅靠指檢即可發現。但目前仍有一些醫師對可疑直腸癌患者不作這一常規檢查,以致延誤診斷和治療。實際上這種診斷方法簡單可行,經過直腸指檢還可判斷捫及腫塊的大小和浸潤程度,是否固定,有無腸壁外、盆腔內種植性腫塊等。
3、直腸鏡或乙狀結腸鏡檢查:直腸指檢后應再作直腸鏡檢查,在直視下協助診斷,觀察腫塊的形態、上下緣以及距肛門緣的距離,并采取腫塊組織作病理切片檢查,以確定腫塊性質及其分化程度。位于直腸中、上段癌腫,手指無法觸到,采用乙狀結腸鏡檢是一種較好的方法。
4、鋇劑灌腸、纖維結腸鏡檢:對直腸癌的診斷幫助不大,故不列為常規檢查,僅為排除結腸直腸多發性腫瘤時應用。
5、B型超聲掃描、CT掃描檢查:均不能直接診斷結腸癌,但對癌腫的部位,大小以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淋巴及肝轉移的判定有一定價值。
6、 血清癌胚抗原:對結腸癌無特異性,其陽性率不肯定。值高時常與腫瘤增大有關,結腸腫瘤徹底切除后月余可恢復到正常值,復發前數周可以升高故對判定預后意義較大。
(1)排便習慣及性質改變。
(2)直腸指檢和直腸鏡檢知名發現在直腸內質硬不規則之包塊取組織深入病檢可證實。
食用有益的食物防癌,有可能使癌癢的發病率下降30%-60%。每日飲食中包括水果、蔬菜和全谷食物等堿性食物是必不可少的,是十分重要的。
結語:直腸癌晚期癥狀會有便意頻繁、排便不盡、里急后重的癥狀。直腸癌晚期并不是沒有辦法治療的。它可以進行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上文中小編也為大家介紹了直腸癌的檢查方法。如果有一些直腸癌的癥狀,大家一定要及時的檢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