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管理空氣”房間經常通風,保持適宜溫度(一般18~25℃)和濕度(一般40%~70%)。
4.鍛煉身體要進行適度的體育鍛煉和呼吸功能鍛煉。
5.備急救藥家里要備小藥箱,尤其要備足止咳藥物,如治療干咳為主的噴托維林(咳必清)片和糖漿;以鎮咳為主的可愈糖漿;以鎮咳化痰為主的棕胺合劑等。家庭必備止血藥物如云南白藥、鎮靜的藥物如安定等。注意要及時更換小藥箱里的過期藥物。
6.戒煙、限酒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一定要戒煙、限酒,以減少發生咯血的誘因。
7.情志調暢中醫認為,情志變化和疾病有一定的關系,如“喜傷心”、“憂傷肺”。像《紅樓夢》中患有肺結核的林黛玉平時憂慮過度,對花落淚,悲天憫人,后因咯血而死。所以,預防咯血還要注意修身養性。
嘔血是指嘔吐物含有鮮血或血性物,一般上消化道,如食道和胃出血時容易引起嘔血,先有惡心感,繼之發生反射性嘔吐。如嘔吐物為鮮血則提示是食道出血,如嘔吐物為咖.啡色的則表明是胃或十二指腸出血。 咯血又叫咳血,是指喉以下呼吸道出血經口腔咯出,多因肺部或支氣管出血。咯血前常有喉部發癢感,血中常混有痰液。
患者對嘔血與咯血分不清,往往把它們都稱為吐血。如果是嘔血,醫生會考慮是上消化道出血,而咯血則多考慮是肺部或支氣管出血。假如患者主訴不清,很可能導致醫生誤診。因此區別嘔血與咯血,對臨床診斷有很大的意義。
咳血怎么治
防止大量出血,需要對休克指標作仔細的臨床監測。出血時間,凝血時間,血小板計數,凝血酶原時間和部分凝血激酶時間應立即測定以發現任何凝血異常。影響凝血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應停用。不使用麻醉藥。
防止窒息,氣道阻塞和播散至健肺,要把肺內血管外的血液排出。咳嗽是有效的方法。必須鼓勵病人咳嗽,并向病人示范如何在咳嗽前稍稍延長聲門關閉時間以輕柔地清除分泌物。
溫水蒸氣或霧化吸入有助于減少喉部刺激和便于突然爆破性咳嗽。醫生的反復保證是使病人放心,保持有效咳嗽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如果出血速度很快,體位引流可能有益。不應讓病人固定不動,而應鼓勵其輕柔地移動,使出血一側(如知道)位于下方。如發生支氣管被血塊阻塞或有肺不張跡象或進行性過度充氣(血凝塊的閥門作用所致),應立即經支氣管鏡以清除血塊。
防止感染播散,特別是針對結核病。如果懷疑結核病是出血的原因,至少兩種有效藥物(包括異煙肼和利福平)的治療應立即開始。如果懷疑吸入性肺膿腫,應立即給予青霉素或克林霉素。
止血需要針對有關原因。大血管出血可能只有肺切除或結扎出血的血管才有效,但由于這些方法死亡率高,故只能作為后一著才合適。支氣管動脈栓塞是可能有效的方法。
任何大血管出血需早期輸血;不要因害怕會導致重新出血或出血增加而拒絕輸血。小血管出血通常能自動止血。
由于支氣管擴張癥的出血通常有感染的可能,所以采取適當的抗生素抗感染和體位引流是基本的治療方法。
如果凝血異常引起出血,有指征輸全血,特殊的缺乏因子,新鮮冷凍血漿或血小板。
早期切除可能是支氣管腺瘤或癌的適應證。支氣管結石癥也可能需要肺切除---千萬不要經支氣管內取石。
繼發于心衰或二尖瓣狹窄的出血,通常對心衰的特殊治療有效。但極少數情況下,對于二尖瓣狹窄引起的致命性咯血,可能需要作急診二尖瓣切開術。肺梗塞很少引起大咯血,幾乎總是能自動止血。如果血栓反復出現并持續出血,抗凝劑是反指征,治療應選擇下腔靜脈結扎或放置傘形濾過器。
消除恐懼是醫生和護士困難的任務,保持平靜對病人來說非常不易。如果可能,應避免使用鎮靜劑和安定藥,但絕對必需時可給予。禁用麻醉藥。富有同情心和病人信任的治療人員始終在場,通常是好的鎮靜方法。
總結:咳血是身體十分危險的一種表現,我們在生活中如果沒有合理的預防、沒有及時的治療,甚至會讓疾病惡化,導致生命危險,所以當出現咳血這種情況時,一定要積極治療,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