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健脾,理氣和中,補中寓疏,標本兼顧,能瀉肝木而補脾土,調氣機以止痛瀉,洵為治療痛瀉的重要方劑,故命名曰「痛瀉要方」。
組成 本方由白術、芍藥、陳皮、防風四味藥物組成
用于 用于肝郁脾虛所致之腸鳴腹痛,大便泄瀉,瀉必腹痛,瀉后痛止,舌苔薄白,脈弦而緩等癥。有疏肝補脾之功。
出處 《小兒藥證直訣》
來由 肝主東方,屬木色青,「瀉青」,即瀉肝也。 《刪補名醫方論》云:“肝木主春,乃陽生發動之始,萬物生化之源,不可傷也。本方重用苦寒之品,以清瀉肝火為主,又佐升散之品,以散郁火,寓升于降,是升降同用之法,可使瀉肝而不傷肝氣,升散而不助火勢,相得而益彰,故為瀉肝之善法”。汪昂云:“本方一瀉(肝火)一散(肝風)一補(肝血),同為平肝之劑,故曰‘瀉青’”。
組成 本方由當歸、龍腦、川芎、生梔子仁、川大黃、羌活、防風組成蜜丸,煎竹葉湯同砂糖化下。
用于 用于肝火郁結所致之目赤腫痛,易驚多怒,不能安臥,尿赤便秘,脈洪實者。有清瀉肝火之功。
病因病機
· 中醫以為。怒火上炎也叫怒火沖逆,或怒火。以為是肝之陽氣升動太過,導致熾熱內熾,循肝經經脈,上攻胸脅頭面耳目所導致的病機改變。肝性喜條達,若情志不遂,肝氣滯結,不得發泄,氣郁則易化熱化火;或由暴怒傷肝,肝氣暴張,氣火上逆而導致的病機。
· 肝臟是消化系統里的解毒過濾器官,所有外來物的毒素,及由下腹腔回流到心臟的血液,都先經它處理。一旦血液循環不暢,解毒過程及下腹腔血液的回流就會受阻,形成肝臟充血及下腔靜脈受壓,結果,就會引發肝火上升,導致頭痛。
· 肝火上炎根據病機發展的趨勢及部位不同,進一步又可分為肝郁化火,肝火擾頭,肝火擾目,肝火擾耳,肝火擾膈,肝火擾魂,火擾三焦,肝火動血,肝火亂經等不同類型。
· 肝火旺有急躁易怒、頭痛眩暈、目赤耳鳴、面紅耳赤、口苦咽干等癥狀。此外,也會感到心煩易怒、睡眠欠佳、口干、口苦,耳鳴耳聾,脅肋疼痛,失眠多夢,吐血衄血,舌紅苔黃,脈弦數等多種臨床癥狀。
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導致肝火旺
1、肝腎同源
肝腎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人體的腎不好,那么肝就會不好,容易肝火旺。然而適量的酸性食物是養肝的。所以,可以食用酸性食物,比如:火腿、龍蝦、豆腐、空心粉等。
2、加工食品吃多了
肝火旺的主要的原因是加工食物吃多了。由于如今的加工食物簡直都有防腐劑、添加劑等有毒物質,而肝恰恰是解毒的,當毒素超出了肝解毒的規模時,肝必定受不了致使肝火旺。
3、睡眠不好
導致肝火大。人一旦休息不夠,人的器官就開始罷工,影響肝功能的運作,導致肝火旺。
4、飲食搭配不當
對于那些喜歡吃上火的食物,如:辣椒等,肉類吃多,然而青菜卻很少吃,這種人就會有肝火旺的癥狀。所以,要科學飲食,均勻搭配。
結語:肝火旺盛的束腰癥狀有頭痛眩暈,目赤耳鳴、急躁易怒、口苦咽干等癥狀。導致這些癥狀的原因是加工食品吃多了、睡眠不好、飲食搭配不當的問題。上文中小編介紹了治療肝火旺盛的方劑,大家可以嘗試著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