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運動有益于身體健康,可是總有不同聲音出現。
“我明明每天都堅持鍛煉啊,為什么小病小痛仍然出現?”甚至有些大媽天天跳廣場舞,為什么仍然逃不過慢性疾病的折磨?
答案只有一個:你理解錯了!
健康與鍛煉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體育鍛煉是具有提高抵抗力的作用。但鍛煉一方面并不適合所有人,更不提劇烈運動帶來影響了。另一方面,鍛煉過度了也是對身體的一種傷害,甚至導致慢性疲勞的出現,慢性疲勞先削弱的便是人體的免疫系統。
總結古人經驗,結合現代的疾病特點,人體總是生病,主要有以下5個因素:
1.遺傳
有研究顯示長壽與基因有關,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血脂異常、抑郁癥等,多種疾病都與遺傳有關系,即使天天鍛煉,可能也無法改變基因。
另外,中醫所說的先天不足也是愛生病的原因。
2.環境
在癌癥病因的研究中發現,環境因素占了60%以上。
以霧霾嚴重的地區為例,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的發病率遠遠高于其他地區。而且這個致病因素,是個人不可控的,需要改變大環境。
除了空氣污染,水污染、蔬菜污染、居住環境差等,這些都是致病因素,與其通過鍛煉來抵御疾病,不如改變生活環境,注意環保,這樣大家都受益。
3.飲食不規律、不合理
飲食不規律、偏食、食物過于精細、肉食太多等,這些都會導致身體得不到需要的營養,或導致熱量攝取過多,削弱抵抗力,還容易患上慢性病。
4.藥物濫用
身體能維持生命活力,靠的是食物營養,而非藥物。藥物的濫用已經成為國人健康的一大危害。
以抗生素濫用為例,會產生耐用性、毒副作用、過敏反應、環境污染等。
同時,藥物濫用還破壞了身體的“自愈”功能,身體強大的自愈功能必須有食物營養的保證,而不是靠藥物維持。
5.情緒、壓力
中醫說情志不遂也是疾病原因之一,尤其是現代人,經常工作壓力大、交流少、緊張、焦慮等,長期處于不健康的情緒下,雖然沒有實質性的器官傷害,但容易內分泌失調、削弱抵抗力,經常生病就不奇怪了。
另外,過分清潔也可能導致疾病,雖然保持個人衛生是健康的首要條件,但是皮膚過分清潔、過度使用堿性清潔劑,可能會破壞皮膚的保護膜,導致皮膚病的出現。
所以,別以為天天鍛煉就能不生病,該添減衣物、體檢、吃藥、打疫苗還是需要進行的。想要不生病、少生病,運動不可少,同時也要好的生活環境、合理飲食、健康心情的支持,這樣才能做到真正的延年益壽。
本篇文章版權歸三九養生堂所有,未經許可,謝絕轉載。